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1949年10月,年过七旬的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黄炎培打破自己“不做官的老规矩”,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的任命,并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是做事,不是做官。”由此可知()

A . 中国民主建国会在政务院地位突出
B . 中国民主建国会逐步改变政治纲领
C . 新政权调动了民主人士的政治热情
D . 宪法赋予了民主党派合法的地位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此观点实际上强调了() 加紧社会主义立法工作。 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 坚持“依法治国”方针。 据记载,1954年后中国立法工作显示出强劲的上升趋势,1958年立法达到24件,但立法工作在1959~1977年期间急剧下降,有10年的立法数量竟为0。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法律体系已经完备。 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社会对立法的需求不足。 1956年9月,刘少奇在“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材料观点表明() 1954年宪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社会转型急需相应的法律做保障。 当时的民主制度缺乏法律依据。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1949年8月,第一届“北平各界代表会议”召开,“从政府、军队到人民团体和机关,从工人、农民到工商业资本家,从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到宗教界民主人士,从青年学生到83岁高龄的地方耆宿,所有北京市各族人民都有代表参加”。可见此次会议() 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的广泛性。 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会议。 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特征。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 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举行了北平谈判,当年一位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年谈判时的场面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国民党受降的仪式。”导致此次谈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 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开始。 C.三大决战改变国共军事态势。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1949年10月,年过七旬的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黄炎培打破自己“不做官的老规矩”,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的任命,并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是做事,不是做官。”由此可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