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845园林植物及应用之园林树木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调树
【答案】“基调树”指各类园林绿地均要使用的、数量最大能形成全城统一基调的树种,一
般以1〜4种为宜,应为本地区的适生树种。如武汉常见基调树种品种有:龙柏、石楠、桂花等。
2. 观花木
【答案】“观花木”指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其花形、花色或花香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丛木及藤本植物。如月季、杜鹃等都属于观花木。
3. 年周期
【答案】“年周期”是指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不同类型的植物年周期长短不同。春播一年生植物在一年内完成生命周期;它的年周期就是生命周期。
4. 生存条件
【答案】“生存条件”指生态因子中,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对绿色植物来说,氧、二氧化碳、光、热、水、及无机盐六个因素都是其生存条件。
5. 碱性植物
【答案】“碱性植物”指在呈或轻或重的碱性土上生长最好的种类。土壤PH 值大于
柳、紫穗槐、沙棘、沙枣(桂香柳)、杠柳等。
6. 霜害
【答案】“霜害”
指当气温降至空气中过饱和水汽在物体表面凝结成霜时,植物的受到的伤害。如果霜害的时间短,而且气温缓慢回升时,许多种植物可以复原;如果霜害时间长而且气温回升迅速,则受害的叶子反而不易恢复。
如柽
二、简答题
7. 简述竹子地下茎的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竹子的地下茎是竹类植物在土中横向生长的茎部,有明显的分节,节上生根,节侧有芽,可以萌发为新地下茎或笋而出土成竹。按植物学的观点,地下茎是“竹树”的主茎,竹秆是“竹树”的分枝,一片竹林或一个竹丛,尽管地上分生许多竹秆,而在地下则互相连接,起源
于同一或少数“竹树”的主茎。根据竹子地下茎的分生繁殖特点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型:
(1)合轴丛生型:无真正的地下茎,顶芽直接出土成竹,此类地下茎,不能在地下作长距离的蔓延生长,顶芽抽笋,长成的新竹一般都靠近老秆,形成密集丛生的竹丛,杆柄不延伸,杆在地面上丛生,状若推轮,如刺竹属、慈竹属、单竹属、思劳竹属、牡竹属等;
(3)单轴散生型:有真正的地下茎,地下茎细长,横走地下,称为竹鞭,竹鞭有节,节上生根,称为鞭根,每节生一芽,交互排列,有的芽抽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竹秆,稀疏散生,逐渐发展而为成片竹林,如刚竹属、唐竹属等竹种;
(4)复轴混生型:有真正的地下茎,侧芽出土成竹,兼有单轴型和合轴型地下茎的繁殖特点,杆有丛生又有散生,如茶秆竹属、苦竹属、箭竹属、箬竹属、赤竹属等竹种。
8. 恩格勒分类系统具哪些特点?
【答案】关于种子植物的自然分类系统,各学者的意见尚未能统一。主要有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及其他一些分类系统。
德国的恩格勒主编了两部巨著,即《植物自然分科志》和《植物分科志要》。这两部书由目、科、属至种采用他自己的系统描述了全世界的植物,内容非常丰富并有插图、系统较为稳定而实用,所以在世界各国及中国北方多采用,例如《中国树木分类学》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书均采用此系统。现将恩格勒系统的特点简单地介绍如下:
(1)认为单性而又无花被(柔荑花序)是较原始的特征,所以将木麻黄科、胡椒科、杨柳科、桦木科、山毛榉科、荨麻科等放在木兰科和毛茛科之前。
(2)认为单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为原始。
(3)目与科的范围较大。
9. 比较冷杉属与云杉属在形态上的异同点,比较落叶松属与雪松属在形态上的异同点?
【答案】(1)冷杉属与云杉属在形态上的相同点:球果当年成熟,椭圆柱形或圆柱形,雌雄同株,种子有翅。
(2)冷杉属与云杉属在形态上的不同点如下表:
(3)落叶松属与雪松属在形态上的相同点:具长枝和短枝,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雌雄球花分别单生于短枝顶端,种子具膜质翅。
(4)落叶松属与雪松属在形态上的不同点如下表:
10.自然式园林中,树种配置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园林树木的配植千变万化
,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地点,由于不同的目的、要求,可有多种多样的组合与种植方式,在自然式园林中,树种配植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独植(孤植,单植)
孤植树应具备的条件:具有一定姿态的树形或挺拔、雄伟、端庄展枝优美、线条宜人或有美丽的花朵和果实。适合做孤植的树有
:雪松、油松、银杏、南洋杉、臭椿、金钱松、广玉兰、玉兰等。
(2)丛植:在自然式园林中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配植方式。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两株配合
在构图上要遵循矛盾统一原理,二者必须既有调和,又有对比,使两者成为对立统一体,要求树种相同,树相有别
,在姿态和大小上要求有差异,这样才能既有对比,又生动活泼。
三株配合
最好采用姿态、大小有差异的同一树种,栽植时忌三株在同一直线上或等边三角形,三株距离都不要相等。其中最大的与最小的要靠近一些成为一组,中间大小的远离一些成为一组
,两组之间应有呼应,其中大的和中等大的为同一树种,或为常绿或为落叶,或为乔木或为灌木,小的为另一树种,这样就可使两个小组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四株配合
仍采用姿态、大小不同的同一树种为好,分为两组,成为3:1的组合,大株和最小株不能单独成为一组,
基本平面形成一不等边四边形或不等边三角形。
五株配合
可以是一个树种或两个树种,分成3:2或4:1两种组合,若为两个树种,其中一种为三株,另一种为两株,分在两组内,三株一组的组合原则上以三株树丛的组合相同,两株一组的组合原则上以两株树丛的组合相同,但两组之间不能太远,彼此之间也要有所呼应和均衡。
六株及六株以上配合
实系二株、三株、四株、五株几种基本形式的相互组合而已。
(3)聚植(集植或组植)
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不同种类的树种组配成一个景观单元的配植方式称聚植;亦可用几个丛植组成聚植。聚植能充分发挥树木的集团美,它既能表现出不同种类的个性特征又能使这些个性特征很好地协调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集团美,在景观上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一种配植方式。一个好的聚植,要求园林工作者从每种的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种问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