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袭击了中国,并在一段时间里造成了国民的普遍恐慌。为了有效地应对SARS,中国政府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条例》,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防非典指挥部。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启动了SARS研究项目。全国各级疾控中心迅速开展了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SARS最终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您认为中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SARS的最为关键原因是什么() 迅速而及时地开展了SARS相关研究。 实现了对SARS传染源的有效控制。 建立了高效率的SARS防控组织。 对人员进行了快速培训。 制定和实施了全方位的SARS防治综合策略和措施。
女性,56岁,农民。于2005年7月10日入院。持续发热10天。体温39.8℃,头痛、畏寒、食欲减退、腹泻。体检:巩膜轻度黄染,右下腹轻度压痛。肝肋下2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1cm。血白细胞4.0×109/L,血TBil20.5μmol/L。ALT90U/L,HBsAg(-)。肥达反应:"O"1:80,"H"1:160。诊断为() 急性黄疸性肝炎。 疟疾。 伤寒。 钩端螺旋体。 阿米巴肝脓肿。
关于呼吸衰竭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急性呼吸衰竭主要静脉给药。 任何呼吸衰竭,在迅速纠正代酸时易使碱储备增加出现代碱。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的基本措施。 急性呼吸衰竭较之慢性呼吸衰竭更易合并代酸。 呼吸衰竭是由参与外呼吸的任一环节严重病变所致。
桡神经损伤可导致() 猿手。 爪形手。 垂腕。 方形肩。 翼状肩。
能被胆碱酯酶水解的麻醉镇痛药是() 芬太尼。 吗啡。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哌替啶。
甲状舌管未退化或未完全退化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