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商业大学经济研究所80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乘数效应

【答案】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效应考察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或税收等变动一定量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乘数效应的理论支撑源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沦》中的收入乘数原理。乘数效应可用图来表示。

图 乘数效应

图中,c+i表w 原来的总支出线,表T 新的总支出线,原来的均衡收入为,新的均衡收入为y 。可以看出,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收入若干倍的增加。实际上,总需求的任何变动,如

消费的变动、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税收的变动以及净出口的变动等,都会引起收入若干倍变动。

乘数效应不考虑货币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如果考虑货币因素的影响,收入增加会使利率上升,

从而投资减少,这又使收入减少,因此最终的收入增加幅度小于不考虑货币因素时收入增加幅度。

2. 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答案】储蓄一投资恒等式是分析宏观经济行为十分重要的一个命题。根据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可得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分别为I=S, I=S+(T-G )和I=S+(T-G )+(M-X+Kr )。

需要注意的是,储蓄一投资恒等式是定义恒等,没有实际意义。这里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的角度,就整个经济而言,事后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以及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和事后的投资总量相等,而后面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投资(事前投资)等于计划储蓄(事前储蓄)所形成的经济均衡状态。

3. 通货膨胀税

【答案】通货膨胀税指政府以通货膨胀政策代替增税,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当政府进行货币化融资,即为扩大政府支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时,将引起通货膨胀。公众为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保持自己所持有的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不变,就需要把一部分收入用于增加自己的名义货币余额的持有量。公众的这部分收入就不能用于消费支出。这等于公众将这部分减少的消费支出支付给了发行货币的政府。这就无形中向政府缴纳了一种隐蔽的税。所以,通货膨胀税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持有者为保持实际货币余额不变而遭受的损失。通货膨胀税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I 代表通货膨胀税,P 代表价格水平,P -1代表上期价格水平,

M 代表名义货币余额,代表实际货币余额,上期价格水平之差,

通货膨胀税等于通货膨胀率与实际货币余额的乘积。

4. 狭义的货币供给与广义的货币供给

【答案】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一般用M 1表示; 在狭义的货币供给基础上加上定期存款,则得到广义的货币供给,一般用M 2表示; 在M 2上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为广泛的货币供给M 3。

代表本期价格水平与代表通货膨胀率。该式表明,

二、简答题

5. 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在经济理论中,均衡价格理论被用来作为解释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说,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所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上。

如果外汇的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那么均衡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均衡,如图所示。

图 汇率的决定

E 点即为由外汇供给曲线F s 与外汇需求曲线F D 所决定的均衡点,R E 即为均衡汇率。

如果政府不对汇率进行干预,听任汇率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自发的决定,那么这样的汇率就是浮动汇率。浮动汇率是通过外汇供给和需求的自发调节,最终实现均衡的。但在固定汇率下,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外汇的供求状况使汇率保持在固定的数值上,即以维持固定汇率的办法来实现汇率的均衡。当然,这种通过政府干预来维持固定汇率而实现的均衡汇率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2)从一般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

①资本流动会影响汇率。当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如外国人购买本国债券)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币供给扩大,对本国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汇率会朝着本国货币升值的力一向变动。

②通货膨胀会影响汇率。如果本国发生通货膨胀,外国对本国的出日会增加,减少从本国的进日,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会增加,需求会减少,于是汇率会朝着本币贬值的方向调整。

③利率变化也影响汇率。如果本国利率上升,外国资金就会流入本国,购买本国资产,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币将会升值。

6. 假设人们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实际可支配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即货币需求函数可以

,其中L 表示对货币的实际需求,y 表示实际收入,t 表示净税收,r 表示为L=L1(y-t )+L2(r )

表示利率,使用IS-LM 模型分析减税对总需求的影响。

【答案】如果实行减税,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总需求也增加。当货币

,则实行减税会使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会需求函数为L=L1(y-t )+L2(r )

使LM 向左移动,从而总需求减少。可以想象的是,可支配收入增加导致的总需求增加幅度会大于由于货币需求增加导致的总需求减少幅度,从而实行减税会导致总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