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题库>口腔颌面外科学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患儿,4岁,10天前出现感冒、发热,伴声音嘶哑,经肌注抗生素治疗症状稍缓解。2天前,体温再次上升,无声嘶,但出现右侧下颌下肿大、疼痛。检查:右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质地中等偏硬,肿胀范围较大,约2cm×3cm,周界不清。体温40℃,白细胞总数13.2×109/mm3,分类中性粒细胞90%。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 . A.右下颌下腺化脓性炎症
B . 右下颌下间隙感染
C . 右下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
D . 右下颌下腺囊肿继发感染
E . 右下颌下腺肿瘤继发感染

脑出血后出现明显脑水肿的天数是() 15~17天。 12~14天。 9~11天。 6~8天。 3~5天。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选用方为() 调胃承气汤。 导赤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 宣白承气汤。 骨折血肿机化演进期一般需要() 3天。 5天。 1周。 2周。 3周。 一位脑外伤病人,伤后即进入深昏迷,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四肢瘫痪,高热,呼吸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 颅内血肿。 原发性脑干损伤。 下丘脑损伤。 小脑挫裂伤。 脑室出血。 不属于皮肤假性淋巴瘤特点的是()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女性,皮损好发面部、胸部、上肢。 部分可发展为真性淋巴瘤。 浸润细胞多位于真皮浅层,呈"顶重底轻"状多为小灶状分布。 浸润细胞常较单一,呈"底重顶轻"状分布,可破坏皮肤附属器、血管及神经。 不侵犯表皮,真皮浅层有"无浸润带",主要由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部分病例可出现淋巴滤泡样结构。 患儿,4岁,10天前出现感冒、发热,伴声音嘶哑,经肌注抗生素治疗症状稍缓解。2天前,体温再次上升,无声嘶,但出现右侧下颌下肿大、疼痛。检查:右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质地中等偏硬,肿胀范围较大,约2cm×3cm,周界不清。体温40℃,白细胞总数13.2×109/mm3,分类中性粒细胞90%。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