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答案】(1)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
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①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②四个有关的方面: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 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四是言语的发展。
(2)主要研究方法
①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几个月或几年)追踪研究相同的被试。这种研究关注的是某些具体心理特质的变化,如:语言、智力或感知能力。
②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每一个年龄组称为一个“群体”。
③群体一连续研究。这种方法克服了纵向和横断研究的缺陷,具体操作为: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各个群体进行纵向追踪研究。
2. 简述专家与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主要衣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专家与新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理解和表征问题上的差异
专家总是纵观整个问题的背景和其中各成分间的关系,因而根据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原则或
方法来理解问题; 而新手却只看到孤立的问题本身或表面,如问题陈述中所使用的词汇和物件等。
(2)问题解决速度上的差异
由于专家记忆里储存着大量的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这使他们形成了众多自动化的解题技巧,从而保证他们解题时快速、简便,甚至不用费神。对他们来讲,许多问题己经不成其为“问题”,不需再费力去寻找答案,因为答案已经是现成的、储存在记忆中的。而新手却需要思考一步、核对一步,步子很多。
(3)问题解决过程中侧重点的差异
面对不熟悉的问题,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专家花费其中大量的时间来对问题进行质的分析,而新手却匆匆选择一个方法,然后用大量的时间去尝试它。专家能在具体操作前花很多时
间进行周密的分析,这就保证了他的解题方向往往是正确的; 而新手却会不顾毫无进展的事实,而执拗地把一个方法坚持下去。
(4)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的差异
新手往往不会评估解决问题的结果,他们不顾答案是否合理就盲目地接受它,这正是缺乏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监控能力的表现。监控能力还表现在选择解题方法时能预期它怎样起作用、能意识到自己是否处于应试状态或是否理解了主题、在解题过程中能根据进展情况精细调节解题方法等。在这些方面,专家所具有的能力都是新手所无法达到的。
3.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建构主义学习观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相反,学生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者的这种知识建构过程具有3个重要特征:
(1)主动建构性。面对新概念、新信息、新现象或新间题,学习者必须充分激活头脑中的先前知识经验,通过高层次思维活动,对各种信急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
(2)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情境性。概括化的知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这些知识可以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让学生脱离具体物理情境和社会实践情境进行学习,而所习得的概括化知识可以自然地迁移到各种具体情境中。
4. 为什么人能够抗拒干扰集中注意做一件事情,而有时候还能同时做几件事情。人与人的注意差异有哪些?
【答案】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同时人与人在注意能力方而又有许多差异,心理学上称之为注意品质,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又叫做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的广度因素主要有:①对象的特点; ②知觉者的知识经验; ③知觉者的活动任务。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它可以用一定时间内工作效率的变化来表示。注意的起伏现象使在相对稳定的注意中也是存在的。稳定性的相反特征是分散和分心。
注意的稳定性也受许多条件的影响,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刺激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确定性、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对活动结果的了解、个体本身的身体状态与情绪态度等。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分配是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对注意进行分配是有条件的。它要求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起码在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悉的。此外,注意分配与刺激的性质也有关。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转移的质量与速度依赖于前后活动的性质和人对前后活动的态度。如果人们觉得后面的活动有趣,便很容易转移,反之则困难。
根据以上那个解释可知,题目中“人能够抗拒干扰集中注意做一件事情”可以由注意的稳定性来解释; “有时候还能同时做几件事情”可以由注意的分配来解释。
5. 当看到远处有一个人慢慢地在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可能会运用哪些线索米判断这个人离我们的远近?
【答案】根据题意,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线索来判断距离的远近:
(1)生理线索
①调节。调节是指水晶体的曲度由于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它只在几米的范围内有效,而且也可、很精确。
②辐合。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会将视轴汇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根据辐合角的大小,人们可以获得距离的信息。
(2)单眼线索
①对象重叠:如果一个物体部分地遮盖了另一个物体,那么被遮盖的物体就会被知觉得远些。 ②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
③空气透视: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输过程中是有变化的,表现为远方的物体更模糊些
④相对高度:其它条件相同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个,显得远些。
⑤纹理梯度: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与密度,会随着物体距离的变化而发生有层次的变化。
@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⑦运动透视:观察者向前移动时,周围的物体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小。
(3)双眼线索
当两眼辐合到空间中的一点时,我们假定这样一个平而,该平面上的所有点都将投影到两眼网膜的对应区域,此平面就叫做视觉单像区。如果观察者改变他的注视点,视觉单像区也将随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