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TuIving 关于记忆系统的观点是怎样的?
【答案】Tulving 提出了记忆的多重系统,他把长时记忆区分为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在解释他的实验结果时,他认为启动效应反映了一种新的记忆系统的功能。
(1)实验程序
Tulving 等人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针对这些单字连续进行两次补笔测验。有时候这两次补笔测验提供的缺笔字是相同的,有时候这两次补笔测验提供的缺笔字有很少一点的重复。
(2)实验结果
在两次连续测验中,使用相同的缺笔字使两次测验结果高度相关; 而在两次连续测验中,使用稍有重复字母的不同缺笔字使两次测验结果无关或相关为零。
(3)对启动效应代表知觉表征的解释
①头脑中接通有关信息从而产生启动效应的通路是不灵活的、非常特异化的。
②启动效应代表着知觉表征系统,这种系统没有单字的固定的痕迹,但它可能包含单字的多重分布的表征,每一重表征的唤起都是通过一个特殊的线索来实现的。
2. 为什么要对注意下不同的操作定义? 注意有哪些操作性定义? 它们对注意的把握有何不同?
【答案】(1)操作定义是对概念根据测定或操纵它的程序所下的定义。一个现象的测量和记录方法确定了,这个现象就从操作上被定义了。对注意进行操作定义,就使得对注意进行测量变为现实。
(2)注意的操作定义包括:
①注意的任务定义,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它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②注意的持续性定义,描述的是注意的保持过程,即在同一对象或同一任务上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被称为持续性注意。
③注意的加工定向定义,将注意看成一个把心理的多个感觉输入集中于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
(3)三种定义对注意的把握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任务定义从行为结果来描述注意的存在与否,简单易行却无法涉及注意的内部机制; 持续性定义看到了注意维持心理过程和意识聚焦的一面,却并不能排除其他非注意因素对任务持续性的影响; 而加工定向定义则突出注意在引导和分配心理资源方面的功能,但是这一定义似乎又不适用于一些十分简单的任务。
3. 为什么人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
【答案】推理错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气氛效应
,使人们容易接武德沃斯等人认为,在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产生了一种“气氛”
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 两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
(2)换位理论
查普曼等人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错误不是由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3)心理模型理论
约翰逊一莱尔德等人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4)条件推理中的证实倾向
在命题检验中,常见的偏差是人表现出强烈的证实倾向,即极力去证实命题是真,而很少尝试证命题为伪。不管一个规则或命题得到多少次肯定,它都不能被普遍认为是真的,仅仅一个矛盾的例子就可以将它否定。在命题检验过程中,人们往往偏离逻辑的要求,表现出强烈的寻求肯定的倾向,很少作出否定的尝试。
4. 1983年Jacoby 关于再认和知觉辨认的实验(见表)是怎样进行的? 怎样解释这个实验结果?
【答案】Jacoby (1983)的实验证明了外显的与内隐的记忆功能的分离。
(1)实验程序
①要求3组被试在3种条件下大声读出一系列视觉呈现的单词或心里想出来的单词。
,因此被试事先得小到关在“元上下关系”的条件下,呈现单词以前先呈现一排符号(xxxx )
于该单词的信息;
在“有上下关系”的条件下,呈现单词以前先呈现它的反义词,这样被试事先得到关于该单词的信息,从而可以预料它;
在“想出”的条件下反义词首先呈现,但紧跟着出现一排问号,被试的任务是想出该单词来,而主试小呈现该单词。
②通过这种程序,Jacoby 巧妙地改变了被试完成的对单词形状的感知觉加工和意义加工的数量。
,因为被试事先无法预料该单词,但同时也要第一种条件下要求看清字形(感知觉的加工多)
求很少一点意义加工;
第二种条件要求较少的感知觉加工,因为反义词首先呈现,这样被试事先就得到有关呈现的单词的信息,但相应地涉及较多的意义加工;
最后,“想出”条件基本上不涉及感知觉加工,因为要求被试想出来的单词小在视觉上呈现出
来,但是要求最大数量的意义加工。
③实验第一部分结束后,被试或者进行再认测验,或者进行知觉辨认测验。
(2)实验结果
再认成绩随实验条件从“无上下关系”到“想出”一直上升,而知觉辨认却表现出明显相反的结果。
(3)对结果的解释
两种测验之间出现了分离现象,这就是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在功能上的分离。
5. 图A.B , C 是一项实验的三种可能结果。试根据图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 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 因变量是什么?
(3)请用文字分别描述这三种可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