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4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新新闻主义

【答案】新新闻主义又译“新吉纳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新新闻主义报道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新新闻主义被认为是20世纪实务新闻学最激进的一种报道理论。其发展的高峰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包括汤姆·沃尔夫、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拍帝和亨特·汤姆逊。这些人的作品主要发表在《纽约客》、《乡村之声》和《老爷》等杂志上。

2. 《申报》

【答案】《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大报,是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创刊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创办,以营利为首要目的,因而十分注重办报质量。在经营管理和内容等方面采取多种办法。《申报》在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在他的主持下,《申报》逐渐发展为中国最有影响的著名大报之一。“九一八”、“一一八”后,报纸态度趋向激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实行“宪政”,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保障同盟的报导; 并出刊《自由谈》副刊,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鲁迅、茅盾、陶行知、巴金等常在该报发表文章。1934年11月史量才被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后,言论重趋保守。1937年7月,《申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该报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3. 苏报案

【答案】《苏报》18%年在上海创刊。创刊人胡璋(铁梅),1900年出售给中国人陈范,《苏报》开始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1902年冬,《苏报》开辟“学界风潮”专栏。1903,陈范聘请爱国学社成员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连续报道了国内外学生的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声援进步学潮,受到青年学生和进步人士欢迎。《苏报》实际上成为革命组织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

《苏报》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并在显要位置刊发了章士钊的《驳康有为最近政见书》,《苏报》激烈的革命言论,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也自然引起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惊恐与忌恨。清政府以《苏报》刊载章太炎介绍《革命军》的文章以及章太炎、邹容低毁清政府、图谋不轨为借口,通过上海租界巡捕房,包围《苏报》馆和爱国学社。章士钊、蔡元培等闻讯走避脱险,章太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