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大学医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小体(nucleosome )。
【答案】核小体是用于包装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是由DNA 链缠绕一个组蛋白核构成的。
2. 高血氨症(hyperammonemia )。
【答案】高血氨症是指尿素循环中有关的任何一种酶活性完全或者部分缺乏,都会导致其底物在体内过度积累,造成血氨浓度明显升高的一种症状。
3. 球状蛋白。
【答案】球状蛋白是指多肽链所盘绕成的立体结构为程度不同的球状分子的一类蛋白质。
4. 分子病。
【答案】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引起的某个功能蛋白的某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发生了遗传性替代从而导致整个分子的三维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从而引发的疾病。镰刀状细胞贫血病是最早被认识的一种分子病。
5. 多聚核糖体(polysome )。
【答案】多聚核糖体是指合成蛋白质时,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附着在一条mRNA 分子上,形成的似念珠状结构。在一个mRNA 分子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的结构,形成多聚核糖体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
6. 异促效应。
【答案】异促效应是指非底物分子的调节物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
7.
【答案】
时的温度。
8. 超氧化物歧化酶。
【答案】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酶,是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主要
酶。在其催化下超氧阴离子与
第 2 页,共 33 页 熔解温度是指核酸(DNA )热变性过程中双螺旋解开一半作用使一个超氧阴离子被氧化为
另一个超氧阴离子还原为
所以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清除超氧阴离子同时又是生成的重要酶。
二、问答题
9. 哪些因素能引起DNA 损伤?生物体是如何进行修复的?这些机制对生物体有何意义?
【答案】(1)引起DNA 损伤的因素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①DNA 复 制过程中产生差错;②DNA 重组、病毒基因的整合等导致局部DNA 双螺
旋结构的破坏;③某些物理因子,如紫 外线、电离辐射等;④某些化学因子,如化学诱变剂等。
(2)细胞对DNA 损伤的修复系统有五种:①错配修复;②直接修复;③切除修复;④重组修复;⑤易错修复。
(3)意义:DNA 损伤的修复机制保证了生物遗传信息的稳定,不至于流失或改变。
10.在标准条件下的反应:
已知:
(2)计算该反应的氧化还原电势差和标准自由能变化。
(3)约能合成多少【答案】(为结合态) 是电子受体。
反应能进行。
(2)该反应的氧化还原电势差
标准自由能变化
(3)约能合成
11.蛋白质跨膜运送有几种类型?
【答案】蛋白质跨膜运送包括:内吞或外排、通过内质网膜和通过线粒体等细胞器膜3种类型。
新生的分泌型蛋白的N 端存在一段富含疏水氨基酸的信号肽,它被胞浆中的信号识别蛋白识别,携带新生肽链并结合到内质网的停泊蛋白上,使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完成翻译后信号肽则被水解。
翻译后才进入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蛋白质都含有一段带正电荷的序列-导肽,导肽既具有亲水性又具有疏水性,在其他因子的帮助下,导肽牵引蛋白质定向进入线粒体等细胞器。
12.假定你制备了一种含有丙酮酸脱氢酶系和TCA 循环所有酶的缓冲溶液,这种缓冲溶液中没有循环中的任意一种代谢中间物。
(1)如果你向缓冲溶液中加入丙酮酸、辅酶A 、
少还有其他什么产物?
(2)如果再向缓冲溶液中添加每一种循环的中间物各第 3 页,共 33 页 (1)确定哪个电对是电子供体,哪个电对是电子受体,确定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是电子供体; GDP 和Pi 各自预计能产生多 那么又能产生多少
(3)如果在(1)系统中添加重新氧化的NADH 的电子受体,那么
低?为什么?
(4)如果在(2)系统中添加重新氧化NADH 的电子受体,那么
定GDP 和 Pi 过量)。
【答案】⑴的其他的产物包括乙酰CoA 和的产生是提高还是降的产生又有什么变化(假NADH 。由于没有TCA 循环中的中间物,故GDP 和Pi 的浓度维持不变。
(2)当加入TCA 循环的每一种中间物以后,乙酰CoA 将进入三羧酸循环,先是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然后柠檬酸异构化成异柠檬酸,然后由于最初加入的
化,故异柠檬酸脱氢酶无法催化异柠檬酸的氧化脱羧,故检测不到
(3)没有影响,因为丙酮酸脱氢酶催化的是不可逆反应。
(4)一旦添加异柠檬酸脱氢酶将开始催化异柠檬酸的氧化脱羧,TEA 循环的抑制被
于是的产生增多,GDP 解除,异柠檬酸氧化脱羧产生的-酮戊二酸还可以氧化脱羧产生已被丙酮酸脱氢酶系消的释放。
和Pi 将转变成GTP 。
13.原则上说来肾上腺素的生理效应可以通过将cAMP 加入到靶细胞来模拟。但实际上,cAMP 加入到完整的靶细胞后,仅仅能诱发很小的生理效应。然而当加入cAMP 的衍生物双丁酰cAMP 时,其生理效应十分明显,为什么?
【答案】cAMP 是一种高度极性的小分子,很难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而它的衍生物双丁酰cAMP 由于引入了疏水的烷基使得它能够轻易的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发挥第二信使的作用。
14.寄生在豆科植物根瘤中的细菌约消耗20%以上豆科植物所产生的ATP , 为什么这些细菌要消耗这么大量的 ATP?
【答案】根瘤菌与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通过使大气中氮还原来提供氨离子,但在这一固氮过程中需要大量的 ATP ,这些A TP 都是由植物供给的。
15.合成氨基酸的氮源和碳架可以从哪里获得?
【答案】合成氨基酸的氮可通过生物固氮、大气固氮、工业固氮转变为氨或硝酸盐,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后用于氨基酸的合成。合成氨基酸的碳架直接或间接来自糖代谢、光合碳循环等过程中产生的酮酸及其他有机酸,如or 酮戊二酸、革酰乙酸、丙酮酸等。
16.鱼藤酮()和抗霉素A ()为电子传递链的抑制剂。假定鱼藤酮、抗霉素A 同等作用于它们各自的作用位点从而阻断电子传递链,请问两者中哪一个毒性更大?并给以解释。
【答案】抗霉素A 的毒性更大。因为抗霉素A 阻断到氧的电子流,鱼藤酮阻断
流,而不阻断
的电子流。
第 4 页,共 33 页 的电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