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住院医师题库>血液科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 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下降
B . GPI锚连膜蛋白过度表达
C . 补体适宜pH为8.0~9.0
D . CD55和CD59因子与发病关系最密切
E . 夜间发病为pH升高所致

神经溶解技术中乙醇注射的浓度为() 10%。 20%。 30%。 40%。 ≥50%。 不符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临床表现的是() 大多数以血红蛋白尿为首发症状。 全血细胞下降。 贫血、出血和感染。 易形成血栓。 血红蛋白尿"晨重暮轻"。 肉毒毒素单个注射点最大剂量为() 10U。 20U。 30U。 40U。 50U。 目前导航系统分为() 声导型。 机械臂型。 电磁感应型。 光感型。 全自动型。 最常用于儿童康复的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 Brunnstrom技术。 Rood技术。 PNF技术。 Bobath技术。 运动再学习技术。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是GPI锚连膜蛋白获得性缺陷(B错误),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升高(A错误),CD55是衰变加速因子,在激活C3、C5转换酶水平起抑制作用,CD59因子是反应性溶血的膜抑制物,可阻止C9转变为膜攻击复合物。夜间发病是因为补体适宜pH为6.8~7.0(C错误),夜间酸性代谢产物增加,pH降低所致(E错误)。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