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8岁。月经40天左右1次,色暗有块,量少,行经时小腹冷痛,舌苔薄白,脉沉紧。针灸时选()。 中极、三阴交、命门、太冲。 气海、三阴交、脾俞、中极。 三阴交、气海、子宫、归来。 气海、三阴交、血海、太溪。 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麻黄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 外寒内饮。 外感风寒表实。 风邪犯肺。 外感风寒表虚。
女,4岁,半年来多次发现尿色混如米汤,尿常规镜检红细胞8~10/HP,其父亲有肾结石病史。其结果最可能是() A.正常形态为5%~10%。 正常形态为20%。 正常形态为25%。 正常形态为>30%。 正常形态为>70%。
患儿女,6个月,因“点头发作2周”来诊。无诱因,伴四肢屈曲样动作,逐日加重。最初发天发作数次,来诊时20~30次/d,发作往往成串。病后精神差,食欲差,运动发育倒退,不伴发热。出生时有轻度窒息史。查体:头围40cm,头不能直立;双侧巴宾斯基征(+)。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低钙惊厥。 化脓性脑膜炎。 低镁血症。 婴儿痉挛。 病毒性脑炎。
《温病条辨》称之为“辛凉平剂”的方剂是() 白虎汤。 桑菊饮。 银翘散。 麻杏甘石汤。 柴葛解肌汤。
患者表现为抱轮红赤,怕光流泪,患眼灼热疼痛,不愿睁眼。若诊断为天行赤眼,它与瞳神紧小的主要鉴别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