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题库>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题库

问题:

[单选,B1型题] 尿标本培养为革兰阳性球菌,有诊断意义的是()

A . >103CFU/ml
B . >104CFU/ml
C . 103~104CFU/ml
D . >105CFU/ml
E . 104~105CFU/ml

骨软骨瘤突然生长加快,X线片示在瘤体边缘有模糊不清的棉絮状钙化阴影,对其治疗应采用()。 观察。 肿瘤切除术。 局部广泛切除或截肢。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患者女性,60岁,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近2年有下肢水肿。5天前受凉,咳嗽加重,彻夜不眠,意识模糊伴躁动不安。尿常规检查正常。血气分析显示:pH7.14,PaO248mmHg,PaCO285mmHg,HCO-330mmol/L。符合() A.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 B.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 C.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 D.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 E.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代偿。 1932年到1972年间,美国研究者随访了400名贫穷的身患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以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虽然当时青霉素已经普遍使用,而且价格并不昂贵,但是研究人并不对其采用青霉素治疗,而是给予安慰剂,以观察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梅毒会如何发展。医学伦理的角度,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研究人员为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而进行研究,是道德的。 研究人员选择"贫穷的患了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作为受试者,表明了对弱势人群的关注,是道德的。 研究人员没有让受试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违背了有利原则。 研究人员让受试者服用"安慰剂",所以实验是道德的。 研究人员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因此,未给受试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是道德的。 患者男性,18岁,既往体健,上呼吸道感染3天后出现肉眼血尿就诊,无尿路刺激征。查体:BP130/80mmHg,心率80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如果该病人抗"O",血沉,补体C3、C4,ANA,肾功能均正常,抗GBM抗体、ANCA(-),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8g,诊断考虑以下哪些病() A.非急链后急性肾小球肾炎。 B.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D.尿路感染。 E.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F.系统性疾病肾受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强行用战俘、妇女、儿童和犹太人做医学试验。这一行为正确的伦理判断是() A.该研究是为了增进医学对人体的了解。 B.该研究是当时战争时期的特殊需要。 C.参加试验的医学工作者也是迫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D.该行为违背了医学科研的根本目的。 E.该行为虽然偏离了医学科研的正确方向,但也为医学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尿标本培养为革兰阳性球菌,有诊断意义的是()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尿路感染时,尿培养菌落计数革兰阴性杆菌>105CFU/ml,革兰阳性球菌>104CFU/ml有诊断意义,<104CFU/ml多为尿标本污染,104~105CFU/ml为可疑阳性。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