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虹》

【答案】《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经历,描写了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下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同时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第一代人的生活带有田园诗的色彩,同时也预示古老文明即将结束。第二代人精神的苦闷和呆滞的目光,是令人窒息的工业化社会的最好注解。第三代人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表达了人们要冲破狭窄的生活圈子,渴望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

2. 意识流派

【答案】意识流派是指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派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尤其是人的意识流程,常利用心理时间来组织叙事,大量运用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追踪人的意识流程,展示人迷离恍惚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意识流小说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一度掀起高潮。40年代,经过意识流小说所锤炼的各种创作方法和观念仍然在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其代表作家有乔伊斯、伍尔夫、普鲁斯特和福克纳等。

3. 威塞克斯小说

【答案】威塞克斯小说是指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创作的以家乡为背景的小说。威塞克斯是作家的故乡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占称。哈代用威塞克斯作为同一背景,将不同小说联系在一起. 所以这些小说因而得名。这些小说描绘了资本主义的入侵对宗法制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毁灭性影响,展现了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悲剧性历史。其中,小说对宗法制农村社会的怀念之情,对家乡自然风光、人情风俗的描写,使得威塞克斯在小说中具有了生命。这些作品包括《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林地居民》、《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

4. 拜伦式英雄

【答案】拜伦式英雄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 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都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

5. 超现实主义

【答案】超现实主义是资产阶级艺术派别之一。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超现实。

它源于达达主义,最先兴起于法国,之后逐步发展到世界各地。超现实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对视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其主要特征,是以“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

6. 《云使》

【答案】《云使》是印度古典梵剧诗人迹梨陀婆写的一首抒情长诗。共125节,每节4行,分“前云”和“后云”两部分。诗作中心形象是“云”。它是爱的使者和爱的象征。诗人依靠神奇美妙的想象,在雨云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赋予它以人性和人情,借雨石的缓缓推进,歌颂印度中北部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爱的思念、焦灼与渴望。这部诗作感情缠绵,想象丰富,比喻优美,韵律和谐,代表了古典梵剧抒情诗的最高成就。自从它问世后,不断出现模仿之作,形成了文学史家统称的“信使诗”的诗体。

7. 意识流小说

【答案】意识流小说是新时期以来文坛上出现的一种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创作的小说样式。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故事的叙述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8. 迷惘的一代

【答案】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语出美国女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的评价。后来成为以海明威为中心的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由一些美国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后来影响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以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为代表。这些作家大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的年轻人,在战争期问饱受身心创伤,在战争结束后失去了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找不到出路,在孤独、迷惘、仿徨中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进行消极反抗。“迷惘的一代”的创作,真实地反映了战后年轻人迷惘苦闷的精神状况。海明威的作品《太阳照样升起》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迷惘的一代”在创作形式上勇于创新,语言具有简约主义和口语化倾向,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深远。

二、简答题

9. 简·爱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关系。

【答案】简·爱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女性解放是《简·爱》所要表达的主题。

女性解放,要有独立经济意识,也要有人格的独立。没有独立的经济意识,就没有人格的独立,同时,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尊,便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更谈不上女性的真正解放。

简·爱以自己正当的收入一举改变自己生活状况,以此为实力,去争取自己的人生幸福。简·爱走向桑菲尔德庄园的行动,进一步以形象的语言展示夏绿蒂的创作思想,即妇女的解放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着非常充实的思想内容的。既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有人格的独立,两者水乳交融,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在简·爱的观念中,没有独立的经济意识,就没有被人尊重的人格独立; 同样,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对理想的追求,便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不可能有真正美满的婚姻,更谈不上妇女的解放。这就是维多利亚时代值得骄傲的新女性,这就是女性解放大潮中的先驱。

10.卢梭的创作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卢梭的社会政治思想体现了启蒙运动激进民主派的倾向,其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卢梭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对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思想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产生了积极影响,其创作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具有示范意义。

(1)拓展了审美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表现范围

卢梭提出了回归大自然的号召,并将大自然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予以再现,描写并讴歌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拓展了审美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表现范围。对大自然的赞颂是《新爱洛伊丝》的一个重大特点,卢梭还写出了大自然对人们心灵产生的影响。对大自然的礼赞是对城市的烦嚣以及充满谎言和野心的现实生活的厌弃,主人公朱丽在瓦莱山区感到心境平静悠闲,摆脱了烦恼。

(2)注重对感情的表现,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

《新爱洛依丝》颂扬了人的自然真实感情,尤其是男女之间充满激情的爱情,描绘了日内瓦湖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乡村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忏悔录》剖白了作者自我的灵魂,开启了文学艺术坦诚描写自我的先河,主人公敏感的性格,对大自然的感情,甚至无名的忧郁,都成为后来浪漫主义文学中主人公的共同特征。

(3)作品充满激情

其作品被称为“抒情长诗”,以浓郁的感情色彩见长。文笔细腻准确,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物感情的抒发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总之,卢梭对大自然的重新认识,对文学描写对象的拓展,以及对新的表现方法的创新性尝试,都对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的思想与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创作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文学基础,可以说,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正是在卢梭开创的道路上前进。

11.请结合巴尔扎克的创作,概述其《人间喜剧》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

【答案】《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三大主题。

(1)第一主题:贵族衰亡

《人间喜剧》写出了资产阶级以充满铜臭味的金钱为炮弹,在三个战场上,发起对封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