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民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举例说明资本存量、总投资、净投资和重置投资四者的关系,这四者是否都计入GDP? 它们是否一定都是正数?
【答案】总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假定某国在某年投资是4000亿美元,该国在该年的资本存量可能是2万亿美元(包括厂房、机械设备及存货价值等)。厂房、机器设备等会不断磨损。假定该年磨损掉的资本价值即折旧(当然不仅有物质磨损,还有精神磨损,例如设备因老化过时而贬值)有1000亿美元,则上述4000亿美元投资中就有1000亿美元要用来补偿旧资本消耗,净增加的资本只有3000亿美元,这3000亿美元就是净投资,而这1000亿美元因是用于重置资本设备即用来替换或者说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故称重置投资。净投资加重置投资称为总投资,即上述4000亿美元(=3000+1000)是总投资。用支出法计算GDP 时的投资,指的就是总投资。
从上述可知,资本存量、总投资和重置投资不可能是负数,拿总投资来说,即使本年度没有生产任何资本品,总投资也只是零而不能为负。重置投资也不可能是负数,因为设备消耗掉了,即使不补偿,重置投资也只是零,而不可能是负的。但净投资情况就不同,如果本年度生产的资本品不足以弥补资本消耗的折旧,净投资就要成为负数。例如,本年度投入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1000台机器,但报废了1万美元/台的1200台机器,这样,尽管总投资达1000万美元,但由于重置投资达1200万美元,因此净投资就是-200万美元。
2. 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是耐用品消费支出而被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答案】住宅建筑即当年建造的为私人所购买和使用的房屋总值,它之所以被列为投资的一部分,是由于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能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增加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可算作消费,因此房客支付的房租要作为他的消费支出计入GDP 。
3. 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答案】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随收入上升而增加。
如果这些条件成立,则当货币供给既定时,若利率上升,货币投机需求减少(即人们认为债
,为保持货币市券价格下降时,购买债券从投机角度看风险变小,因而愿买进债券而少持有货币)
场上的供求平衡,货币交易需求必须相应增加,而货币交易需求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会增加,于是,较高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相结合,才能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如果这些条件不成立,则LM 曲线不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例如,古典学派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只是为了交易,并不存在投机需求,即货币投机需求为零,在这样的情况下,LM 曲线就是一条垂直线。反之,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时,人们的货币投机需求将无限大(即这时债券价格太高,只会下降,不会上升,从而购买债券风险太大,因而人们手头不管有多
,从而进入流动性陷阱,使LM 曲线呈水平状。由于西方学者认少货币,都不再愿意去购买债券)
为,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一般既不可能是零,也不可能无限大,是介于零和无限大之间,因此,LM 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4. 货币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通货膨胀无处不在,并且总是一种货币现象。”你对这种观点怎么看?
【答案】(1)按照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只有在货币供给持续增长时,才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否则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都不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保持不变,价格的上涨会减少实际货币量,提高利率。最终,通货膨胀将会消失。
(2
)货币主义的货币数量关系式为,按照货币主义自然率假说的观点,就业量是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非货币因素所决定的,因此y 与货币数量M 无关。按照弗里德曼的看法,货币流通速度V 在长期中又是稳定的和可预测的,因此,货币数量M 能影响的只是价格P 以及用货币表示的常量。因此,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二、论述题
5. “十二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对于这一目标的确定,温家宝总理的解释是:在今后五年以致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的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也就是由原来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转变。请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论述加大教育投入和企、}卜研发投资的必要性。
【答案】(1)新古典增长模型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理论,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出增长核算公式为:
其中,为总产出增长率,为资本增长率,为劳动增长率,
为技术进步率,α为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因此,资本投入对增长的贡献可以用
技术对增长的贡献可以用来表示。 来表示,劳动对增长的贡献可以用来表示,(2)根据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核算公式,转变增长方式的含义是改变传统的倚重于资本和劳动的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更好地促进经济节约、快速的发展。由增长核算公式可见,资本和劳动投
入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其投入增长率乘以其产出弹性,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技术进步1%,能引起产出增长1%。因此,转变增长方式就是改变传统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节约型的经济增长。
(3)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本、劳动密集形式来拉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形势。首先,我国的劳动力的增长已进入瓶颈,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量减少,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 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在减少。其次,劳动力成本、能源、资源消耗过度,缺口越来越大,供给越来越跟不上需求,成为限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成为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大教育和研发投入,可以有效地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6. 下表是我国2010年1月-10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的变化情况。在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和“苹什么”等词汇在网络上流行。
中国2010年1月-10月的CPI 变化情况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2010年中国多种商品涨价的主要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答案】(1)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CPI 的增长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根据2010年以来各月CPI 同比增长率的数据可以判断目前我国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2010年,我国多种商品涨价的主要原因有:
①货币供应量过大或者说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为了应对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另外,为了振兴经济,中央银行数次下调准备金率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这无疑加大了货币创造乘数,人民币贷
2010年,款大幅度增加。金融机构广义货币供应量(M 2)余额为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
狭义货币供应量(M 1)余额为26.7万亿元,增长21.2%; 流通中现金(M 0)余额为4.5万亿元,增长16.7%。这些数据无疑支持了上述判断。
②需求拉动。2008年底发生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危机波及到了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度下降,一些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及城镇工人失业,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中央在2008年底就诀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拉动内需保证增长和就业。中国政府在2008年底就出台了一揽子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