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藏大学文学院824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位于( )之间。

A.CRJ 和用户之间

B. 中央处理器CPU

C. 计算机硬件和用户

D.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

【答案】C

【解析】现代操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它与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着紧密联系,也与用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在计算机系统中位于计算机裸机和计算机用户之间,用户通过0S 来使用计算机系统。或者说,用户在0S 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2. 磁带适用于存放( )文件。

A. 随机

B. 索引

C. 串联

D. 顺序

【答案】D

3. 采用直接存取法来读写磁盘上的物理记录时,效率最高的是( )。

A. 连续结构的文件

B. 索引结构的文件

C. 链接结构文件

D. 其他结构文件

【答案】A

【解析】采用直接存取方法来读写磁盘上的物理记录时,应采用连续结构的文件存储方式,因为对于连续结构的文件存储方式来说,只要知道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起始地址(首块号)和文

,就能很快地进行存取;索引结构也是直接存取的,但要访问索引表;链接结构件长度(总块数)

不是直接存取的。

4. —般用户只需要知道( )就能使用文件中的信息。

A. 文件的符号名

B. 文件的逻辑结构

C. 文件的物理结构

D. 文件的存取方法

【答案】A

【解析】文件管理实现按名存取,用户使用文件名即可以实现对文件的操作。

5. 有关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操作系统通过PCB 来控制和管理进程,用户进程可从PCB 中读出与本身运行状态相关的信息。

B. 用户进程被创建时,系统为它申请和构造一个相应的PCB 。

C. 进程的优先级信息是保存在进程的PCB 中的。

D. 同一个程序是不能被创建成多个进程的。

【答案】D

【解析】一个应用程序通常有多个进程组成。程序是构成进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个进程的运行目标是执行它所对应的程序。从静态的角度看,进程是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PCB )三部分组成的。

6. 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仅有P1和P2两个作业,P2比P1晚5ms 到达。它们的计算和I/O操作顺序如下:

P1:计算60ms ,I/O80ms,计算20ms 。

P2:计算120ms ,I/O40ms,计算40ms 。

若不考虑调度和切换时间,则完成两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 )。

A.240ms

B.260ms

C.340ms

D.360ms

【答案】B

【解析】画出PI 和P2的运行甘特图如图所示。P2晚到,因此先从PI 开始执行,由图可知最少时间为

260ms.

图 P1和P2的运行甘特图

7. 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如何分段是在( )决定的。

A. 分配主存时

B. 用户编程时

C. 装作业时

D. 程序执行时

【答案】B

【解析】段式存储管理是为了方便编程,满足用户需求而引入的,所以分段必须在用户编程时决定。

8. ( )不是设计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的追求目标。

A. 安全可靠

B. 资源利用率

C. 及时响应

D. 快速处理

【答案】B

【解析】实时系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其快速的处理能力,适应这种实时性的要求。实时系统在设计时力求简单而实用。一般的实时操作系统都拥有高精度的实时时钟;具有快速的中断响应和中断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请求;支持多道程序设计,任务调度算法简单实用,数据结构简洁明了,任务切换速度快,能够处理时间驱动的任务(周期性任务)和事件驱动的任务;

可靠性高;具有较强的系统再生能力。但资源利用率并不是实时操作系统设计时主要的追求目标。

9. 在存储管理中采用对换和覆盖,目的是( )。

A. 物理上扩充

B. 实现主存共享

C. 节省存储空间

D. 提高CPU 利用率

【答案】D

【解析】对换和覆盖是在逻辑上扩充内存的方法,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和有效利用内存的问题。所以它不是物理上扩充,与实现主存共享无关,不能节省存储空间,最终目的是提高CPU 利用率。

10.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做( )。

A. 编译

B. 连接

C. 运行

D. 重定位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