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19新闻传播学基础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5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著作权
【答案】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都确认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精神权利包括:公开发表作品的权利(发表权); 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或不署名的权利(署名权); 要求被承认是作品的作者的权利(身份权); 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作品完整权); 修改作品的权利(修改权); 收回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的权利(收回权)。经济权利主要指:作者本人或授权他人采取各种方式利用作品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上述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未经作者许可或转让,别人不得占有和使用,否则就是侵犯著作权。但是,为了社会的利益,法律也规定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的特殊情况。对于新闻传播者的作品,多数国家的法律认为,除了简明的时事性消息之外,大部分作品及其媒介应列入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2. 大众媒介信息
【答案】大众媒介信息是指通过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大众媒介信息从属于一般的信息范畴,具有一般信息的共同特征:共享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等。
大众媒介信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研究需要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种类。(1)依据信息的内容特征,可以将传播中的信息分为: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教育信息、体育信息、科技信息等。(2)依据信息的活动状态,可以将进入媒介的信息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3)依据符号的载体特点,可以将媒介信息分为文字信息、声音信息、图像信息。(4)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看,如果要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地方特色和报道范围,可以把所传播的信息分为:地方信息、外地信息、中央信息、国际信息。CS )倘若要分析新闻媒介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则可以将其中的信息分为批评性信息息与非批评性信息。(6)假如要研究大众媒介如何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情况,则又可以将所传播的信息分为:积极消息、消极信息、中性信息。
3. 传播环境
【答案】传播环境泛指围绕新闻传播活动周围的情况、条件和氛围,是对传播运作的整个环境的动态考察,是一种对影响传播效果的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多层面的综合性研究。传播环境反映传播与环境之间互动互助、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互制关系。传播依赖于环境,环境对传播产生作用。传播环境具有无限性、开放性、差异性、相关性和影响性等特点。传播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媒介自身范围的生存境况。外部环境是指媒介自身范围外的生存境况。传播环境的优劣会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