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理想的安眠药物应具有下列几项特性()。 A.能够产生快速、有效而愉快的入眠。 抑制慢波睡眠的药物疗效最好。 不应该延长睡眠至非药物作用期。 一周内缓慢起效。 能够维持其有效性至少数周。 长半衰期的药物优于短半衰期的。
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为() 3~5天。 5~7天。 6~12天。 12~14天。 14天以上。
关于乙脑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乙脑病毒无直接致细胞病变作用。 病毒侵入的数量与乙脑的发病无关系。 人体免疫力降低与乙脑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病人血-脑脊液屏障功能与发病无关系。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即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反酸、烧心患者胃镜检查正常但仍不能排除的疾病是() 反流性食管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真菌性脓毒症主要的致病菌是() 粗球孢子菌。 黄曲霉菌。 白色念珠菌。 皮炎芽生菌。 毛发癣菌。
对脊髓颈膨大的描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