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639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全球主义
【答案】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全球主义是通过资本与货物、信息与思想、民众与军事力量以及与环境和生物相关的物质的流动而实现的一种涉及洲际相互依存网络的世界现状。这种现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全球主义的相互依存所涉及的是联系的网络,而不是单一的联系。②在全球主义的相互依存网络中可能包括各种各样的联系,但其中必须包括跨洲的联系。只有地区的或国家间的联系不是全球主义。③与相互依存一样,全球主义是多维现象,既有经济全球主义、军事全球主义、环境全球主义,也有社会与文化全球主义。
2. 现实主义
【答案】现实主义是指国际关系学科中影响最大的一个“范式”。现实主义谋求阐释的是世界的现实情况,而不是世界的理想情况。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而不是“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对现实主义者来说,政治就是在一个缺少资源的世界上,群体间为了权力、声望、影响和安全而不间断地进行的斗争。这一解释,恰恰说出了国际政治的一个最显著的现实。正是由于现实主义与国际关系的“现实”有最直接的联系,因此它受到了众多政治家和外交决策者的青睐。在现实主义的旗号下,先后出现过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进攻现实主义以及防御现实主义等。
3. 格劳秀斯主义
【答案】格劳秀斯主义认为,国际政治既不是国家间完全的利益对立,也不是纯粹的利益一致。国家之间存在冲突,但这种冲突会受到共同规则与制度的限制。在格劳秀斯主义看来,最典型的国际行为并非国家间的战争,而是经济与社会交往。
4. 霸权稳定轮
【答案】霸权稳定论是指主张国际秩序并不是权力均衡的产物而是权力垄断的结果。代表人物奥根斯基认为,权力均衡是与战争相联系的,相反,造就并维持国际稳定的是权力的优势。按照他的观点,在19世纪欧洲持续的和平期间,存在的根本不是权力均衡,而是英国和法国的明显的权力优势。
5. 第三方
【答案】第三方是指在多边外交中以非当事方的身份参与其中积极活动的角色。“第三方”是一种重要形式。在解决中东问题的过程中,就有许多国家的首脑和外交代表曾作为“第三方”参
与巴以之间的谈判。克林顿在这中间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时一些国际组织的代表也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外交斡旋。联合国秘书长就经常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进行冲突调解。近年来,欧盟的代表在解决巴尔干问题和中东问题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越来越积极的态势。
6. 极
【答案】“极”是指国际权力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这些大国与一般国家的行事有明显的不同。利维认为,大国不同于其他国家是因为:①高水平的军事能力使它们在战略上比较自足,并有能力使它们的权力突出地表现于国界之外; ②它们的广义的安全概念包括对于地区和全球权力平衡的密切关注; ③在界定和挥卫其利益时它们比弱小国家更加武断。从以往的权力结构看,大国所构成的国际权力结构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单极、两极和多极。单极是指权力集中于一个国家,两极指权力集中于两个国家,多极则是指权力集中于三个以上的国家。
7. 外交
【答案】外交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的总称,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是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狭义界定指的是“纯外交”,即外交是不使用暴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谋求相互的沟通与影响,并且通过讨价还价——不论是非正式的还是正式的——解决问题与争端。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当外交行动失败,有关的方面才会使用暴力,而到了这个阶段,已不能称之为外交过程了。广义的界定则扩大了外交的涵义,这种界定认为,在外交过程中以一种非常有限和有选择的方式运用暴力,也是一种外交——暴力外交。这种外交既有外交的形式,又有暴力的手段,在形式上表现为两者的混合。
8. 功能主义
【答案】功能主义是指认为,通过加强国家间功能性的、非政治性的契约关系(联盟),可以最有效地推进世界秩序的一种思想倾向。针对无政府的国际体系所导致的冲突和竞争的国际关系,功能主义者试图通过关注人类的共享的需求来建立全球性的休戚与共。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米特兰尼。
9. 缔造和平
【答案】缔造和平是联合国的强制性行动的一个特定概念。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指运用强制性措施,包括使用军事力量,惩罚侵咯者,解决地区冲突和一些国家的内战问题,藉此促进全球秩序的建立。
10.经济摩擦
【答案】经济摩擦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在进行经济往来的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与影响。按照经济摩擦产生的原因可以将经济摩擦分为:贸易摩擦、投资摩擦、制度摩擦和技术摩擦。按照经济摩擦的层次,可以将经济摩擦分为:微观经济摩擦和宏观经济摩擦。经济摩擦对
相关国家影响巨大:①严重影响相关国家进出口商品的贸易额; ②沉重打击相关国家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③破坏一国既有的良好国际经济关系。
二、简答题
11.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人类所面对的环境问题大体上可以概括成三个方面:人口压力过大、资源消耗过度、生存环境破坏严重。
(1)人日压力与城市化
人口压力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消费自然资源和改变自然环境的主体,人口的不断增长,直接导致了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与人口的快速增长相伴随,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速。事实表明,全球日益加重的人口负担和日益加速的都市化趋势,正在改变人类的物质和社会生活条件,加剧全球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
(2)资源的过度消耗
从理论上来讲,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口剧增,自然资源的消耗必然剧增。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费中,能源资源是一个重要方面。能源消耗大量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3)环境日益恶化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给地球、给人类社会本身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后果。
①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指二氧化碳、甲烷等)的过度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最大影响就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它是对人类威胁最大最持久的自然灾害。气候变暖的直接后果就是全球冰雪覆盖而积减少,海平面上升,灾难性气候接连不断。由于气候的变化对森林和海洋的生态环境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会使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减少,并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的农业生产条件,使世界粮食供求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②森林在减少
全球森林正在迅速地消失,其中热带森林的消失尤为严重。由于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森林大面积地迅速消失,其后果是严重的。由于热带森林是物种的主要繁殖基地,它的减少不仅会降低自身调节气候、涵养水分的能力,有可能改变热带雨季的周期,造成洪水泛滥,而且也会加快许多物种消失的速度。
③生物物种减少
造成物种加速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森林的大而积砍伐以及农牧渔业的快速发展等,都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④耕地减少和土壤劣化加速
当前世界荒漠化仍在加剧,全球可用于农耕的土地正在减少。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