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跨学科考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社会总产出
【答案】社会总产出是指社会生产的总成果,也称作社会总产品。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社会总生产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周而复始、不断地运行和发展,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总产出的实物构成按社会生产成果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两部分。相应地,生产社会总产品的部门可分为两大部门: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称为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物质性服务,即与物质产品的生产、维修、运输和分配有关的服务); 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
分析社会总产出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来考察,社会总产出的总量即其价值构成,可用系列总量指标来衡量,如GDP .GNP , NI 等。社会总产出的结构即其生产门类划分和创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亦即产业结构和社会总产出的地区分布。
2. 市场中介组织
【答案】市场中介组织是一系列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机构的总称。市场中介组织主要包括:
(1)会计师、审计师、律师事务所;
(2)各种由国家指定或委托的公证和仲裁机构;
(3)各种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
(4)信息咨询机构;
(5)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
(6)行业协会、商会等等。
市场中介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种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分别发挥着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等重要作用,并成为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实现有效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和工具。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它有哪些形式?
【答案】(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形式如何,其实质都是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根据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不同情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以下四种:
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是一种最典型的、最深层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国有企业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对私人企业的国有化; _是通过国家投资建立新企业。
②国私共有合营企业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国私合营企业是由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混合组成,股份所有权分属于国家和垄断组织。在国私共有垄断资本这种形式中,国家与垄断资本的结合是在一个企业的范围内实现的。
国私合营企业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建立起来的:一是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的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企业; 二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立新的企业; 三是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的企业。
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的结合是指在企业外部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结合。这种结合的主体是私人垄断资本,因而它并不改变企业私人垄断的性质。但‘已却使私人垄断资本不再像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私人垄断资本那样单独运行,而是在与国有垄断资本结合中运动,从而受到国有垄断资本的调节。有以下几种类型: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 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 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
④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是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的,其中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信用政策等。国家通过财政预算进行直接投资,建立企业,去干预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 宏观的货币信用政策是指由国家银行以扩大和缩小货币供应量或信贷为手段,影响利息率,从而影响投资、就业等,来调整社会经济,使经济得以稳定增长,从而摆脱和缓和经济危机。国家的微观管制是通过一整套法律规则,健全经济秩序来进行的。微观管制有三种类型:反托拉斯、公共事业管制及社会经济管制。
4. 企业制度
【答案】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工人与工人、资本家、企业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含以下内容:
(1)企业的产权结构和财产关系。主要指企业原始所有权结构和出资方式、财产的占有状况、权益实现状况企业资产的支配权如何行使、出资者参与经营的程度以及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资产支配权的关系。
(2)与企业产权结构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主要指出资者、经营者以及生产者之间的制约、制衡的组织关系。
(3)财产责任及决策权限的相关规则。主要指不同的产权主体在企业整体发展和日常经营中的决策权限和相应责任的划分。
5. 商品
【答案】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根据这一定义,一物要成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如原始森林,不是商品。
(2)它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不用十交换的产品,如农民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粮食,不是商品。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6. 工资
【答案】工资是与利润、利息、地租相并列的一种分配形式和分配范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工资是指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地说,其价值包括:为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为训练工人掌握必要技术所需的费用。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包括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则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7. 具体劳动
【答案】具体劳动是指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的种类和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要的改变相应地发生变化。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只有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来。具体劳动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8. 通货膨胀
【答案】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通货膨胀降低了-国货币的购买力,引起货币贬值。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中才会出现,因为金银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量中的货币量。宏观经济中,通货膨胀主要指价格与工资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对经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