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以下有关SELECT 子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SELECT 子句中只能包含表中的列及其构成的表达式
B.SELECT 子句规定了结果集中的列序列
C.SELECT 子句中可以使用别名
D. 如果FROM 子句引用的两个表中有同名的列,则在SELECT 子句中引用它们时必须使用表名前缀加以限定
【答案】A
SQL 语言提供了 SELECT 语句进行数据库查询,【解析】该语句具有灵活的使用方式和丰富
的功能。语句的功能是根据WHERE 子句的条件表达式,从FROM 子句指定的基本表或视图中找出满足条件的元组。再按SELECT 子句中目标列表达式,选出元组中属性值形成结果表。在同一个表自身联合查询时可以采用别名的方式 以示区别,并在引用时通过表名前缀加以限定。故四个选项中A 项是不正确的。
2.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通常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的( )。
A.SA 方法,并把每一层用DFD 和DD 描述系统
B.ER 方法,并把每一层用DFD 和DD 描述系统
C.SA 方法,并把每一层用ER 和DD 描述系统
D.SA 方法,并把每一层用DFD 和ER 描述系统
【答案】A
【解析】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 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SA 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把每一层用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DFD)和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 )描述系统。
3. 在数据库中可用多种结构组织数据,散列文件是其中一种。关于散列文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了防止桶溢出,在散列文件设计时,需要预留一些空间大小不固定的桶
B. 用散列文件组织数据时,需要使用文件记录中的一个或多个域作为查找码
C. 如果散列文件中散列函数的“均匀分布性”不好,可能会造成桶溢出
D. 好的散列函数产生的存储地址分布应尽可能是随机的
【答案】D
,支持快速文件访问。利用散列方法组织存储【解析】散列文件利用散列函数(Hash 函数)
一个文件时,应先指定文件记录中的一个(或一组)域作为查找码(散列域)。好的散列函数应满足地址分布均匀、地址分布随机两个条件。产生桶溢出的两个主要原因是:文件初始设计时,为文件记录预留的桶数偏少;散列函数的“均匀分布性”不好,造成某些桶存满了记录而其他桶内却有较多空闲空间。
4. 某企业需要在一个SQLServer2000实例上为多个部门构建不同的数据库,有一个通用的数据类型需要在这些不同的数据库中,则较好的实现方法是( )。
A. 在创建所有的用户数据库之前,将此数据类型定义在master 数据库中
B. 在创建所有的用户数据库之前,将此数据类型定义在model 数据库中
C. 在创建所有的用户数据库之前,将此数据类型定义在msdb 数据库中
D. 在创建所有的用户数据库之前,在每个数据库中分别定义此数据类型
【答案】B
【解析】因为model 数据库作为样板数据库,始终存在于SQLServer 系统中,而且其中包含了所有用户数据库的公共信息,所以在创建所有的用户数据库之前将数据类型定义在model 数据库中是较好的实现方法。
5. 如果一' 个系统为关系完备系统,那么它支持( )。
A. 关系数据结构
B.A 与选择、投影和连接
C.A 与所有的关系代数操作
D.C 与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答案】C
6. 以下关于数据粒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粒度是指数据仓库小数据单元的详细程度和级别
B. 数据越详细,粒度就越小,级别也就越高
C. 数据综合度越高,粒度就越大,级别也越高
D. 粒度的具体划分将直接影响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量以及查询质量
【答案】B
【解析】数据越详细,粒度就越大,级别也就越低。
7. 有一个关系:职工(职工号,姓名,籍贯),规定职工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字符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 )。
A. 参照完整性
B.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C. 实体完整性
D. 关键字完整性约束
【答案】B
【解析】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语义要求;而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字符组成的字符串显然属于这一类型。
8. 事务T0、T1和T2并发访问数据项A 、B 和C ,下列属于冲突操作的是( )。
A.TO 中的read (A )和TO 中的write (A )
B.TO 中的read (B )和T2中的read (C )
C.TO 中的write (A )和T2中的write (C )
D.T1中的read (C )和T2中的write (C )
【答案】D
【解析】事务具有原子性,所以TO 操作要么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所以A 项不属于冲突;B 项两个操作分别读取两个不同的数据项,所以不属于冲突;C 项两个操作分别写入不同的数据项,所以不属于冲突;D 项两个操作对同一个数据项分别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不同的执行顺序会获得不同的操作结果,所以属于冲突。
9. 数据完整性保护中的约束条件主要是指( )。
A. 用户操作权限的约束
B. 用户口令校对
C. 值的约束和结构的约束
D. 并发控制的约束
【答案】C
【解析】完整性规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域完整性规则,实际上就是值的约束;另一类是关系完整性规则,实际上就是结构的约束。
10.在SQLServer2000中,为确保数据库系统能可靠地运行,不仅要考虑用户数据库的备份,也需要考虑系统数据库(不考虑tempdb )的备份。关于系统数据库的备份策略,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每天备份一次系统数据库
B. 每当用户进行数据更改操作时,备份系统数据库
C. 每当用户操作影响了系统数据库内容时,备份系统数据库
D. 备份用户数据库的同时备份系统数据库
【答案】C
【解析】备份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数据丢失。对于用户数据库,一般采用定期备份,但是系统级的数据对于服务器的实例运行至关重要,所以对于系统数据库应在修改之后立即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