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大学(威海)618新闻理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4
●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又称“新闻鼻”、“新闻眼”。
2. 沉默的螺旋
【答案】“沉默的螺旋”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最早由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一一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一一舆论的诞生。
3. 报纸
【答案】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散页出版物”。这是报纸作为新闻纸的定义。报纸作为新闻传播媒介有它的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报纸的物质形式使它易于携带,便于保存; 而报纸依赖的物质形式也使它的传播速度无法与电子媒介相比。②以文字符号为主的信息传递方式,使报纸新闻易于进行深度报道、进行一些相对抽象的分析。但也正是文字符号的限制,使得报纸缺乏电子媒介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报纸新闻对收受者提出了更高的智力要求,因而它的收受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③报纸并非仅限于文字符号,它同样也诉诸非语言符号,图片、图表、图画已成为报纸再现新闻事实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报纸还以特有的版面语言塑造自己的形象,吸引读者的注意,版面本身就是新闻,就是对新闻的评价。
4. 公共新闻
【答案】公共新闻概念源于上世纪末美国新闻业的改革,核心观念是对于公共事务的观点主张,其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将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相联系。这种趋势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变得更为明显,而新闻传播业受益于软硬件的进步,也逐渐降低传播业的进入门槛。公众参与性和开放大众性的色彩日益浓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新闻传播日益广泛,公民新闻得到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