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809地理信息系统(含遥感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栅格游程编码

【答案】栅格游程编码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

,游程是指栅格矩阵一行内相邻同值栅格的数量,也称为行程。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量(即游程)

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2. 组件式GIS 软件

【答案】组件式GIS 软件是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软件的GIS 系统(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其基本思想是把GIS 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组件,每个组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 组件之间,以及GIS 组件与其它非GIS 组件之间,都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 基础平台以及应用系统。

3. 计算机网络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实现计算机之间通讯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统称。利用磁盘在两台微

机之间拷贝数据也是一种特殊的网络,共享的资源包括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软件或者数据。

4. 虚拟地理环境

【答案】虚拟地理环境简称VGE ,是基于地学分析模型、地学工程等的虚拟现实,‘自是地学工作者根据观测实验、理论假设等建立起来的表达和描述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布以及过程现象的虚拟信息地理世界,一个关于地理系统的虚拟实验室,它允许地学工作者按照个人的知识、假设和意愿去设计修改地学空间关系模型、地学分析模型、地学工程模型等,并直接观测交互后的结果,通过多次的循环反馈,最后获取地学规律。

5. 数据

【答案】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6. 地理数据

【答案】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地理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时态数据。

7. TIN

【答案】TIN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为不规则三角网的缩写,TIN 方法将无重复点

的散乱数据点集按某种规则(如Delaunay 规则)进行三角剖分,使这些散乱点形成连续但不重叠的不规则三角面片网,并以此来描述3D 物体的表面。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8. 拓扑结构

【答案】拓扑结构是为在点、线和多边形之间建立关联,以及彻底解决邻域和岛状信息处理问题而必须建立的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唯一标识,多边形标识,外包多边形指针,邻接多边形指针,边界链接,范围(最大和最小x , y 坐标值)。

9. 空间数据编码

【答案】空间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目的是用来提供空间数据的地理分类和特征描述,同时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要。

10.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答案】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简称TIN ,它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

二、简答题

11.试述GIS 图形输出的组织形式及地图图面配置的内容和要求。

【答案】(1)地形图与专题地图的输出组织形式

①透明图层与影像图层

GIS 数字地图通常以图层形式进行组织,每一个图层包含地图的一个不同要素,常放在不同图层中。图层是透明的,各图层叠加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一幅地图。

②专题地图的符号系统

专题地图符号系统中的符号可以分为点位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等。专题地图特征的表达时运用不同地图符号来实现的,符号在图上的位置取决于它所表现的实体的位置,符号的形状的大小取决于实体的质量和数据特征。

(2)地图图面配置的内容和要求

地图图面配置包括:各种大小或类型的地图的配置; 地图的图名、图例、比例尺、统计图表、照片、影像、文字说明等的位置与大小; 专题要素与底图要素的配合与取舍; 专题内容与图廓的关系等。

12.建立火警地理信息系统,做到快速定位、最短路线及时间短几个方面。

【答案】火警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步骤如下:

(1)系统分析

对火警系统用户进行需求调查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新系统的目标和结构方案。

(2)系统概要设计

根据系统研制的目标来规划系统的规模和确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内容包括用户需求、系统日标、总体结构和系统配置。

(3)系统详细设计

系统详细设计以对用户需求的进一步详细调查为依据,分别完成各个子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

(4)系统实施

①路径分析实现

a. 获取几何网络工作空间

b. 定义一个边线旗数组,把离点串最近的网络元素添加进数组

c. 设置开始和结束边线的权重

d. 进行路径分析

e. 得到路径分析的结果

②空间查询实现

空间查询主要包括基于属性的杳询和基于空间位置查询也称为空间关系查询。杳询使用的游标来实现。

13.某待建工厂的选址条件为:a )地面坡角小于2.5度:b )距离水库不小于250米; c )距离铁路1公里到10公里之间; d )不得建在森林地或沼泽地内。试写出主要的工作流程(包括准备哪些数据、对数据要作哪些前期处理、通过实施哪些空间操作才能完成选址任务)。

【答案】(1)所需要的数据:

①研究区的地形图

②水库分布图

③铁路分布图

④森林及沼泽地分布图

(2)具体步骤:

①根据地形图的地形等高线数据生成研究区的DEM 。

②提取坡角小于205度的区域。

, ③对水库分布图做等距离图(缓冲区)

,提取距离不小于250m 的区域。提取距离在1公里到④对铁路分布图做等距离图(缓冲区)

10公里的区域。

⑤将森林及沼泽地分布图分成林地沼泽地及非林地非沼泽地两类。

,得到可选的区域,将选择的区域及⑥将(1)~(5)处理的结构做拓扑叠置(逻辑与运算)

相关信息以地图和表格的形式打印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