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720艺术史论之艺术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主体性
【答案】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甚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此,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主体性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 艺术创作方法
【答案】艺术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情感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艺术创作方法是某种艺术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是指导整个创作活动的最一般的原则。艺术创作方法贯穿艺术史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其他还有古典主义创作方法、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等。
3. 车尔尼雪夫斯基
【答案】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和作家,出生于萨拉托夫城的一个神甫家庭。他在哲学方面,宣称自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人本主义”,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感觉论的原则,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时,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人本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对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批判了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唯心主义实质,从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命题,在文艺批评方面,他继承和发展了别林斯基的唯物主义美学传统,坚持和捍卫了文学中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原则,另外,他十分强调文学艺术的社会教育作用。著作有《艺术与现实的美学体系》《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资本与劳动》及小说《怎么办》等。
4. 有意味的形式
【答案】“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利夫·贝尔提出的对艺术本质理解的表述。贝尔通过“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发现了线条、色彩的构成关系与排列组合在绘画作品中具有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他把这些构成方式和排列组合视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的理论细加推敲不难发现其循环论证的毛病,但是它直接为塞尚以来的现代主义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在美学上影响深远。
5. 象征
【答案】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涵,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6. 王国维
【答案】王国维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史学家、美学和文艺理沦家。他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来,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思辨方法与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美学和文艺理论以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史研究。王国维所著《人间词话》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戏曲艺术史专著,其著作结集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7. 古典主义音乐
【答案】古典主义音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一是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即“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是泛指17、18、19三个世纪的音乐创作,其中包括古典时期以前的巴洛克音乐、罗可可音乐和古典时期以后的浪漫派音乐,也包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
8. 阿尔都塞
【答案】阿尔都塞是法国结构主义学者。他将结构主义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用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用于意识形态批评研究; 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一步提出了多兀决定辩证法,或者结构的辩证法。
9. 优美
【答案】优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和谐统一中显现出来的自由,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主体与客体处在一种和谐状态。形态上表现为光滑、柔和、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从美感上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10.抽象
【答案】抽象是指在思维中抽取事物的本质、规律而扬弃具体的现象和感性形式,是理论体系上的“抽象”而不是抽象艺术的“抽象”。“抽象艺术”作为一种风格和流派是为了与历史上的再现性、描绘性艺术有所区别,实际上都是具有视觉形式的艺术形象。“抽象”是指对作品的形状、颜色等作概括化、几何化、主观化处理的方法或结果。
二、简答题
11.西方建筑艺术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各阶段的特点为何?
【答案】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又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出
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由于历史的悠久、数量的众多、风格的差异、民族和时代的特色,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
西方建筑艺术经历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具体如下:
(1)神权至上
①在欧洲,人们甚至把建筑称作“石头的史书”,认为从中可以通览人类的文化史和文明史。显然,我们在欣赏建筑艺术时,除了欣赏它外观的造型美之外,更应当鉴赏它内在的艺术意蕴和文化内涵,从而认识时代、认识社会、认识历史。
②例如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统治根深蒂固,在建筑艺术中也鲜明地体现了出来,突出了“神权至上”的理念,如有名的哥特式建筑,就几乎反映了整个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复杂内容。
(2)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
①最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是巴黎圣母院,这座教堂的正面是一对高60余米的钟塔,靠近后面是一座高达90米的尖塔。
②这座建筑物的高度是惊人的,它象征着中世纪教会的无上权威,高高地凌驾于整个城市之上。尤其是它的尖塔,尖形的拱顶和又高又细的柱子等,都是垂直向上,直刺青天,给整个教堂制造出一种上升、凌空、缥缈的艺术效果,目的是把那些饱尝人世痛苦的信徒的目光引向苍天,使他们忘却现实,憧憬天堂。
(3)洛可可式建筑
18世纪初叶,反映贵族审美趣味的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从法国兴起后很快盛行于欧洲。洛可可式建筑大多外形富丽堂皇,装饰奇特精巧,复杂的曲线故意造成不对称感,室内装饰广泛采用昂贵的壁画和巨大的镜子,表现出贵族上层阶级的审美理想。
(4)新古典主义建筑
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封建贵族文化进入了衰落期,启蒙运动的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洛可可式建筑也逐渐让位给“新古典主义建筑”了。
12.与美术、戏剧、电影等塑造的形象相比较,文学形象有什么特殊性?
【答案】文学形象的特殊性主要有:
(1)文学用语言来塑造形像,不能像绘画一样用线条和色彩来塑造直接可视的艺术形像,也不能像音乐形像那样可以用听觉感知,更不能像雕塑那样塑造出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形像。
(2)文学塑造形像的方式是间接的,因为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代表一定概念的符号,文学家只能使用这些符号对自已心灵中孕育成功的艺术形像进行传达,而不能塑造形像本身。
1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
【答案】(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①宗教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
宗教主要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艺术严加约束,把艺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从而限制了艺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如中世纪欧洲教堂里的一些神像不过是些泥胎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