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840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之新闻采访与写作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群众性原则

【答案】群众性原则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在新闻活动中与人民群众发生的现实联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及其根本利益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群众性原则的主要内容为:①加强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成为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②代表和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对违反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作坚决斗争; ③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人民的呼声与要求; ④坚持“群众办报”方针,用各种方式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新闻工作。新闻传播业的群众性包括三层含义主要是指在内容上,新闻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 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2. 独家新闻

【答案】独家新闻是指独家发布的新闻,人无我有的新闻; 或者说,大家都应该采访到的新闻,而别人没有察觉,没有采访到,唯独你察觉到了,又采访到了的新闻。这种新闻不是一般的新闻,而是比较重要的新闻,富有特色的新闻,引人瞩目的新闻。独家新闻具有以下十大特点:一是独有的新闻事实; 二是独有的远见和时效; 三是独有的地方特色; 四是独有的问题; 五是独有的视野; 六是独树一帜; 七是独特的角度; 八是独特的见解; 九是独有的深度:十是独有的结构。

3. 网络采访

【答案】网络采访是借用网络进行的采访。它仍属于采访方式范畴。网络采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采访是指新闻记者为了撷取新闻素材,运用网络技术和网络手段,获取一切相关信息的活动和过程。它强调的是网络采访的信息收集功能。狭义的网络采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无法亲临现场、也不能用或不宜用电话采访时,借助互联网络,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电子公告牌、新闻组、网络调查等工具,与确定或不确定的采访对象进行数字化交流,以获取相关信息,弥补传统采访方式的不足所进行的活动。它突出强调网络采访的条件性和辅助性功能。

4. 旅行采访

【答案】旅行采访是指记者选择特定的路线,以旅行方式在沿途进行的采访、考察活动。这是一种流动性很大、见闻广、带有一定艰险性,但却富有魅力和情趣的一种采访活动。以采访、考察的成果写成的通讯称“旅途通讯”。

5. 记者的群众工作

【答案】记者的群众工作,不同于一般工作部门的群众工作,而是专属于新闻单位的群众工

作。同时,记者的群众工作,又不完全等同于编辑部专门负责群众工作的通联部的工作。通联部的工作对象,面向全体通讯员和报道组,此外还要处理读者来信、接待群众来访等。记者做群众工作,一般只限于结合自己的采访活动,或者在自己分工采访的地区、部门,重点做好通讯员(或报道组、作者积极分子)的工作。

6. 人物专访

【答案】专访是指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日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经常是一种以特别强调的方式获取独家新闻的手段,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人物专访属深度报道,主要采取谈话交流的形式,访谈是其主要表现形态。采访的地点不受限制。人物专访大都以事件为由头,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观点、精神风貌或事件的缘由,报道侧重点是从不同侧面深层次展示人物的特点。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具有可读性与亲和力。

7. 记者招待会采访

【答案】记者招待会,通常有一位主持者(也称新闻发言人,有时也会带上几位助手)在会上先发布某项(或某几项)新闻信息,然后回答众多的记者的提问。有的只发布信息,不接受记者提问。有的主持者先不发表讲话,直接由记者提问。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的提问,有的是事先提出问题,让主持者准备好来回答的,但更多的是即席提问。记者招待会采访的运作要求有:①会前要摸清意图,以便考虑是否出席,并且做好对有关间题的研究和准备; ②提问要开门见山,要讲究“质量”; ③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参加记者招待会的记者除了要会问、会听之外,还要注意会观察,会记录。

8. 公开采访

【答案】公开采访是一种显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一定的采访任务而亮明身份和意图的一种采访方式。记者在找到被采访对象之后,出示证件或名片,公开记者身份,说明采访意图,寻求对方的支持与合作,这是记者最常用的采访方法。

9. 座谈会

【答案】座谈会是指记者通过座谈的方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同一话题,向多个对象进行采访的一种新闻采访方法,又称“开调查会”。开座谈会的意图一般有两种:①报道座谈会,因为座谈会本身就构成新闻; ②不报道座谈会本身,它卞要是围绕着某些己经发生过的事件,请当事人、目击者、知情者以及一些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以此来了解情况、搜集材料,弄清事实的真相。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10.记者

【答案】记者是指通讯社、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记者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把记者、编辑、评论员、专栏作家等,统称为新闻记者; 狭义的解释,是专指那些经常在编辑部外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以新闻报道为主要任务的人员。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道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由于记者拥有阅听人赋予的权利,所以也被冠以“无冕之王”的雅称。

11.记者的理论修养

【答案】记者的理论修养,是指记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即马克思主义水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结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对个人来说,它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没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就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记者的理论修养的高低和报道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的。

12.“孩童般的眼睛”与“聪明长者的眼光”

【答案】“孩童般的眼睛”是指记者的观察应该像孩子一样,带着新鲜感去看待事物,时刻保持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觉。“聪明长者的眼光”是指记者要用聪明长者这样阅历丰富,见多识广、鉴别力强的眼光去进行深刻的洞察,在纷繁的观察对象中找到具有新闻价值的方面,而那些没有价值的事物,则可弃之不顾,以提高效率,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13.驻外记者

【答案】驻外记者是指受编辑部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驻外记者负责对所驻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新闻进行采访和报道,以促进国际向信息交流和沟通,满足广大群众了解天下大事的需求。驻外记者还要承担对外宣传的任务,即通过自己的社会交往和报道工作,对外宣传本国的形象和成就。驻外记者的工作就是了解别人、宣传自己、增进友谊。

14.预测性新闻

【答案】预测性新闻是指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所做的报道,即前瞻性报道,这和那些着眼于过去的报道,即回眸性报道是不同的。前瞻不能割断历史,回眸也可以展望未来,它们互有渗透,当然,又各有侧重。预测性新闻则带有不确定因素,这是因为预测本身就包含了不确定性。预测的结果,一般有三种可能:①正确; ②基本正确; ③不正确。但从总体上看,它对人类生活至少能起到鼓舞、指向、警示三种作用。这也正是这类新闻能在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受到重视的原因。

15.定向观察

【答案】定向观察是指观察的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记者或通讯员根据当时的采访任务,事先安排好采访的对象,这样可以在采访过程中有目标地进行观察。这种观察自始至终目的性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