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之外国造园艺术考研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园林的布局形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解析】园林的布局形式,一般可归纳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大类,规则式园林又称整理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捌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山水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混合式园林则兼而有之。

2. 秦汉上林苑是中国园林史上著名的帝王苑囿,其中出现的“一池三山”格局是指池为_____、三山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太液池;方丈;蓬莱;瀛洲

【解析】汉武帝在秦旧苑上林苑基础上,加以扩建。建章宫是上林苑十二宫之一,其西北部开凿大池,名为太液池,仿效秦始皇的做法,在太液池中堆砌三个岛屿,象征东海的瀛洲、蓬莱、方丈三山。后来,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3. 计成在其著作_____一书中提出了园林造园规划的两个原则,一是_____,二是虽_____。

【答案】《园冶》、景到随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4. _____和_____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

【答案】辋川别业;庐山草堂

【解析】“辋川别业”唐代诗人王维在辋川山谷营建的园林,今已湮没。“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现出来,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白居易既是名播中外的大墨客,也是一位情味高远的园林艺术巨匠,“庐山草堂”就是他掌管修建的私园中情绪投入最多的一处,也是白居易林园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

5. 伊斯兰造园中常用十字形水渠,其来源于《古兰经》中所述“天国”景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四条河流。

【答案】水、乳、酒、蜜

【解析】典型的伊斯兰教园林,都由十字形的水渠划分成四块,中央是喷泉或中心水池,每方的渠代表一条河,正是《古兰经》里的“田园”中的水、乳、酒、蜜四条河。水渠两侧是园路,四块花圃低于水渠和园路。园中草木丰美、花果繁密、水润荫浓、幽谧宁静。

6. _____和_____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功能。

【答案】狩猎;通神

【解析】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园林是“囿”,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囿”为狩猎之用,而“台”为通神之用,所以,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功能。

7. 古罗马的别墅分_____和_____两种。

【答案】庄园;柱廊园

8. 园林进入全盛时期是在_____时期。

【答案】隋唐

【解析】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臻于全盛的局面。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两秦汉的大气磅礴好闳放态度,又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两辉煌的成就。

9. _____的著名建筑工程典籍_____一书,总结了历代的建筑成果,是我国古代建筑营造史上最详尽,最科学,最系统的建筑学著作。

【答案】北宋李明仲、《营造法式》

10.宋代著名的东京四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琼林苑;玉津园;金明池;宜春苑

【解析】“东京四苑”是北宋初年建成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位于当时的东京城外。

11.圆明园中,由西方传教士设计了_____、_____等西洋楼景区的景点。

【答案】谐奇趣;大水法

【解析】西洋楼全部景观占地80亩,大约占圆明园总面积的由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

12.汉代上林苑中的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开辟太液池,并堆筑蓬莱、方丈、瀛洲。“_____”也成为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答案】建章宫;一池三山

【解析】建章宫为汉武帝所建,是上林苑内主要十二宫之一,西北部开凿大池“太液池”,池中建筑三个岛屿,象征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它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二、单选题

13.“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江南园林的主要指导思想,“拙政园”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拙政园”位于哪个城市( )。

A. 杭州

B. 苏州

C. 扬州

D. 无锡

【答案】B

【解析】拙政园在苏州娄门内之东北街,始建于明初。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冈。官场失意,致仕回乡,占用城东北原大弘寺所在的一块多沼泽的空地营建此同,历时五载落成。王死后,园林屡易其主。后来分为西、中、东三部分,或兴或废又迭经改建。太平天国占据苏州期间,西部和中部作为忠王李秀成府邸的后花园,东部的“归田园居”则已荒废。光绪年间,西部归张履泰为“补园”,中部的拙政园归官署所有。

14.中国园林的形成是在( )(时期)。

A. 秦

B. 汉

C. 宋

D. 唐

【答案】A

【解析】秦朝,由分封采邑制转化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帝国初步形成,相应的皇家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可以称为宫苑型自然山水园林。其次,皇亲国戚,将相豪门,富商大贾开始投资园林,标志着私家园林的兴起。

15.清代有关造园的著作均有论石,其中列石116种的是( )。

A. 《长物志》

B. 《宣和石谱》

C. 《素园石谱》

D. 《杜绾石谱》

【答案】D

【解析】宋代杜绾所著的《云林石谱》是我国古代最完整、最丰富的一部石谱,约14000余字、描述的石头有116种,详略不等地叙述其产地、采取方法、形状、颜色、质地优劣、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坚硬程度、纹理、光泽、晶形、透明度、吸湿性、用途等。

16.以下哪个不属于寺观园林?( )

A. 扬州卷石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