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513世界经济学之国际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成本
【答案】成本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其中,按其是以平均量计算还是以增量计算,分为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又称“增量成本”,是指新增加一个单位产量而引起的成本増加量。
2. 机会成本
【答案】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因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换物或失去最好机会的价值,即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任何一种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分析机会成本的现实前提,当一种资源同时存在多种用途时,每一个使用这种资源的决策者或选择主体都会面临使用这一资源的机会成本问题。
3. 内部平衡
【答案】内部平衡是指一国国内经济处于稳定、协调增长的状态。主要指标是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而且价格水平保持稳定,没有通货膨胀。
4. 进口配额
【答案】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指一国政府对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如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给予的直接的限制。在配额以内,该商品可以进口;配额以外,则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处以罚金后方能进口。进口配额主要有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①绝对配额,即政府对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绝对配额又有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之分。全球配额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国别配额是指在总配额内按国家分配固定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②关税配额,即进口国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以及附加税,或处以罚金。关税配额根据进口商品的来源,可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关税配额;按照征收关税的目的,可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5. 资产
【答案】资产在国民账户体系中是指经济资产,即所有者能对其行使所有权,并在持有或使用期间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资源或实体。它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两大类。金融资产是指以价值形态或以金融工具形式存在的资产,它包括金融债权以及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非金
融资产是指非金融性的资产,它包括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生产资产是指作为生产过程的产出而产生的非金融资产。非生产资产是指生产所必需的,但其本身不能被生产的非金融资产,或是在生产过程以外产生的非金融资产。
6. 价格歧视
【答案】价格歧视是指一家企业在销售同样的商品(或服务)时,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价格的做法。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级: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向每个消费者索取其愿为每单位产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利用消费者的自我选择约束来分离不同的消费需求层次,从而向不同的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利用直接的信号将需求者分为几类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索取不同的价格。要成功地实施价格歧视,企业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②企业必须知道或者能够推断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的支付意愿; ③企业必须有能力阻止或限制支付低价的顾客将产品转卖给愿支付高价的顾客。
7. 汇率的货币分析法
【答案】货币分析法是一种长期而非短期理论,该理论基本不考虑价格刚性。货币分析法认为,价格水平总是立即调整的,从而使得经济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并满足购买力平价条件。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方程为: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等于本国产出价格与外国产出价格之比,而这两种价格水平又是由它们各自国内的货币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的货币分析法预示:两种货币的汇率,即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从长期来看完全取决于两种货币的相对供给量与相对实际需求量。利率和国内产出的变化只有在影响了货币需求的情形下才会使汇率发生变动。
8. 货币总需求
【答案】货币总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状况下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现代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部门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用作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因此便产生了对货币的需求。货币总需求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间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
(1)货币总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而非流量概念。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3)现实中的货币总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4)在通货膨胀或物价变动的条件下,货币总需求细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表示;实际货币需求是名义货
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
二、综合分析题
9. 为什么创立统一的欧盟劳动力市场的失败会对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作用的正常发挥产生危害?
【答案】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便于成员国对特定国家的经济冲击作出反应。假设对某国商品需求的下降导致了该国更高的失业率。如果该国工人能够很容易地移民到其他就业机会更好的国家,这将缓解需求下降的影响。但是,如果劳动力不能够自由流动,该国货币更有可能贬值,使得对于其他国家的工人而言,该国的工人更有竞争力。EMU 的成功,在很多方面取决于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整的能力,这是汇率做不到的。缺乏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意味着所有的调整都要通过内部工资调整来实现,这是很难实现的。
10.有两个国家A 和B ,在休谟所描述的金本位制下,如果B 国的收入向A 国转移,请分析两国是如何再度实现其国际收支平衡的。
【答案】因为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如果收入从B 国转移到A 国,使得A 国的国内储蓄増加,B 国的国内储蓄减少。因此,A 国经常项目出现盈余,B 国经常项目赤字。在休谟的模型中,收入从B 国转移到A 国,即黄金从B 国流向A 国。随着黄金的输入,A 国的货币供给量増加,A 国的物价水平上升;同时,随着黄金的输出,B 国的货币供给量减少,B 国物价下降。两国的相对物价水平的变动,使得消费从A 国转移到B 国商品,从而恢复两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11.美国劳工运动(基本上代表了蓝领工人,而不是专业人才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传统上支持政府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从工会成员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如何用相关贸易模型的理论来回答本题?
【答案】利用不同的模型,本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1)在李嘉图模型中,贸易可以提高工人的购买力,从而使劳动获益。因此美国劳工运动支持政府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是不合理的。
(2)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工人有可能从贸易中获益,也有可能从贸易中受损。因为贸易使得用一种商品衡量的购买力上升,用另一种商品衡量的购买力下降。劳动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在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中,一种要素越是集中于出口生产,就越有可能从贸易中获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