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循环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8岁女孩,半个月前有发热,体温38.6~39.8℃,伴稀水便7~8次/日,1周后自愈。近2天感疲乏、头晕,晕厥1次。入院查面色苍白,脉缓而规则,血压65/40mmHg,心界扩大,心率50次/分,有大炮音。(假设信息)经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期前收缩,下列心电图表现不符合室性期前收缩的是()

A . A.QRS波提前,形态异常,ORS>0.10秒,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
B . QRS波前无P′波
C . 代偿间歇完全
D . 有时在同导联出现,形态不一,配对时间不等
E . QRS波提前,形态异常,QRS>0.10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的适应证() 继发性甲亢。 高功能腺瘤。 妊娠早期妇女。 妊娠中期妇女。 妊娠晚期妇女。 8岁女孩,半个月前有发热,体温38.6~39.8℃,伴稀水便7~8次/日,1周后自愈。近2天感疲乏、头晕,晕厥1次。入院查面色苍白,脉缓而规则,血压65/40mmHg,心界扩大,心率50次/分,有大炮音。在此病例未发生肺动脉高压前,其房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 A.增加了右心室和肺循环的负荷。 增加了肺循环和左心室负荷。 增加了肺循环右心室和左心室负荷。 增加了右心室和左心室负荷。 增加了右心室负荷。  6岁女孩,反复发生支气管肺炎,于2岁时体检发现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Ⅰ~Ⅲ级收缩期杂音,经进一步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喷射性杂音,其杂音发生的机制是() A.血流通过缺损动脉瓣。 主动脉瓣相对狭窄。 肺动脉瓣相对狭窄。 右房室瓣相对狭窄。 左房室瓣相对狭窄。 8岁女孩,半个月前有发热,体温38.6~39.8℃,伴稀水便7~8次/日,1周后自愈。近2天感疲乏、头晕,晕厥1次。入院查面色苍白,脉缓而规则,血压65/40mmHg,心界扩大,心率50次/分,有大炮音。目前治疗应首选() A.大剂量青霉素静滴。 氢化可的松。 阿托品口服。 异丙肾上腺素静滴。 临时人工心脏起搏。 甲状旁腺损伤后可出现() Trousseau征。 血钙降低。 血磷升高(>6mg/dl)。 尿钙增加。 尿磷减少。 8岁女孩,半个月前有发热,体温38.6~39.8℃,伴稀水便7~8次/日,1周后自愈。近2天感疲乏、头晕,晕厥1次。入院查面色苍白,脉缓而规则,血压65/40mmHg,心界扩大,心率50次/分,有大炮音。(假设信息)经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期前收缩,下列心电图表现不符合室性期前收缩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