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6岁。甲亢,服丙硫氧嘧啶月余,症状好转,近2日喉痛,心率增快,全身乏力,似有低热。下述哪些指标预示甲亢可能治愈,可以停药()。 A.TRAb转为阴性。 甲状腺肿明显缩小。 T3、T4降至正常范围。 TSH恢复正常。 粒细胞减少。 肝功损害。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前者需要血小板磷脂表面,后者不需要。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 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还需外加因子。 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前者需要Ca2+,后者不需要Ca2+。
普鲁卡因被逐渐弃用的原因是() 毒性大。 易引起血肿。 麻醉持续时间短。 偶能产生过敏反应。 血管收缩作用较明显。
下列关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治疗,错误的是()。 形成寒性脓肿尚未破溃时,可穿刺抽脓。 较大且孤立局限,能推动的淋巴结可手术切除。 并发非特异感染,进行抗感染治疗。 寒性脓肿破溃者,清除脓腔后缝合伤口。 口服抗结核药物。
病历摘要:男性,学生,21岁。昨晚与同学聚餐,回家后觉双腿轻度胀痛,未在意。今早起床时困难,双下肢乏力,到下午就诊时双上肢也感到无力,但仍可以上举。无发热,抽搐及大小便障碍,无肢体麻木感。小便增多。去年有短暂的双下肢无力史,无家族史。体查:T36.5℃,P11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高级神经活动正常,各颅神经(-)。四肢软瘫,双上肢3级,双下肢0级。腱反射及病理征未引出。初步考虑以下哪种疾病() A.上升性脊髓炎。 格林-巴利综合症。 重症肌无力。 癔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周期性瘫痪。
椎体压缩部分占椎体高度的1/2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