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占优策略均衡
【答案】在一些特殊的博弈中,一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可能并不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也就是说,无论其他参与人采取什么策略,该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是唯一的,这样的策略称之为占优策略。如表所示,通过对支付矩阵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A 、B 两厂商都是理性的,则这个博弈的结果是两厂商都做广告,即不管一个厂商如何决定,另外一个! 一商都会选择做广告。这种策略均衡称之为占优策略均衡。
广告博弈的支付矩阵
2.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答案】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3. 帕累托最优
【答案】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为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 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它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V ·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
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
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的比率;
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③交换和生产的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4. 规范经济学
【答案】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规范经济学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之上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事物应该如何运行,而不考虑经济事物的实际运行状况,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为个人或政府实现某种目标提供行之有效的行动方针和政策处方。简而言之,规范经济学的目的是对经济体系的运行做出价值判断,回答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并提出“应该怎样”的问题。凡陈述应该怎样的命题,成为规范命题,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二、简答题
5. 设在一个同时博弈中,包括A 和B 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均有三个纯策略。当把A 与B 的策略分别放在矩阵的左边和上边时,他们的支付矩阵分别为:
A 的支付矩阵=
试确定它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答案】根据条件策略下划线法,在A 的支付矩阵的每一列的最大值和B 的支付矩阵的每一行的最大值下划线后得到:
A 的支付矩阵=B 的支付矩阵= B 的支付矩阵=
再将A 与B 的支付矩阵合并后得到
A 与B 的共同支付矩阵=
其中,只有第一行第一列的两个数字之下都有下划线。在该博弈中,与第一行第一列相应的策略组合是其唯一的纳什均衡。
6. 企业停止营业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在这个条件下企业要做出停止营业的决策?
【答案】企业停止营业的条件是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分析如下:如果一家厂商生产量为零,它仍要支付固定成本F ,所以,此时的利润为-F 。产量为Q 时的利润为PQ-c v (Q )-F , 当-F>PQ-cv (Q )-F 时,厂商停止生产较为有利。也就是说,在产量为零时所获得的利润,即支付的固定成本,超过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处进行生产所获得的利润时,厂商就应该停产。重新整理不等式-F>PQ-cv (Q )-F ,可得停止营业条件为:
即如果平均可变成本大于平均收益(价格)时,厂商停止营业是比较有利的。其分析如图所示。
停止营业点
图中,在均衡产量Q 上,厂商的平均收益(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
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7. 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甲种情祝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一
,种情况的区别何在?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1)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涉及厂商的生产规模本身发生变化(假设为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说,厂商根据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属于长期分析; 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小变和递减涉及在该厂的生产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