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研究
杨云芳
摘要 陈独秀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有着重要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在中共党史上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史学界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对陈独秀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特别是我国发生“文化大革命”和苏东剧变以后,人们面对现实,反思历史,逐步认识到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的真知灼见和高瞻远瞩。在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研究领域,国内外学术界对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关注,主要在于陈独秀作为一个思想先行者的慧观洞识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反思,而忽视对产生此思想的主客观因素的系统分析研究,没有从陈独秀个人的阅历、知识结构、行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和特立独行的个性气质方面综合系统考察这种思想产生的深刻原因,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缺陷。晚年的陈独秀作为一个无任何党派关系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民主主义者,以自己特有的学识、经历、思想方法和个性气质较早地怀疑和反思苏联体制问题,探索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理论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重新思考和研究晚年陈独秀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论述和探索,开展对晚年陈独秀的民主思想研究,对于陈独秀研究的全面发展,对于促进当前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基本理论的研究,对于认识和探索当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对于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实践角度看,开展对晚年陈独秀的民主思想研究,对于分析解决当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式、建设重点、发展程序以及实现途径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实践意义。
本文认为,晚年陈独秀的民主政治思想的发生、发展有着自身的运动规律,以对共产国际推卸大革命失败责任和党内“左”倾错误压制民主的不满、与托派内部关于民主问题争论的反思和苏联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为基础,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把客观历史事件与个体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对晚年陈独秀的民主思想进行总体研究,展现晚年陈独秀本人的思想状况,全面深入地理出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变化的脉络和轨迹,增强人们对陈独秀本人客观而理性的认识,从其富有开拓性的思想中找出对我们当代人的启示。
本文首先界定晚年陈独秀及其民主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把晚年陈独秀放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探讨这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系统论述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内容、特点、发展规律、价值,分析陈独秀个人因素在其思想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揭示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推动陈独秀研究全面健康发展。
全文共分四部分:
前言:宏观论述这一选题的目的,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阐述研究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晚年陈独秀及其民主思想涵义的界定。本文在分析了学者们关于晚年陈独秀的历史分期后,界定了晚年陈独秀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对其民主思想的内涵作了说明,并且阐述了使用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这一名称的理论根据。
第二部分: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该思想产生的主要动因和发展进程。以上世纪30年代专制逆流中的民主危机为社会背景。国际上,德国法西斯专制主义甚嚣尘上和斯大林领导的“大清洗运动”为依托,中国国内自由主义和反民主思潮的交恶,自由主义在东亚中国处境维艰的情况下,陈独秀在三十年代险恶多变的历史环境中,历尽坎坷,民主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第三部分 :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以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铺垫,详细阐述该思想的内容以及学术界对这一思想的研究论述。内容包括关于民主的发展史、无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关系、对苏联社会主义民主的批判、无产阶级专政与无产阶级民主的关系和反对法西斯的思想。
第四部分: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评析。分析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的特点、总结发展规律,评价其思想价值,把晚年陈独秀置身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那种险恶的社会环境中,从其特有的学识、经历、思想方法和个性气质系统地分析晚年陈独秀民主思想形成发展的运动规律,揭示其晚年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