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北京基因组研究所852细胞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残质体

成的一种结构。

2. 细胞全能性

【答案】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动物的受精卵及卵裂早期的胚胎细胞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植物的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培育成正常的植株,为细胞全能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且也广泛地应用在植物基因工程的实践中。

3.

【答案】的中文译名是受体下行调节,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中,有些受体不能再循环而是最后进入溶酶体被消化,如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的细胞表面受体,大部分在溶酶体被降解,从而导致细胞表面EGF 受体浓度降低。

4. 信号斑

【答案】

信号斑

移与定位。

5. 细胞连接

【答案】细胞连接

邻细胞之间协同作用的重要方式。

6. 核糖体VS 核小体

【答案】(1)核糖体

核糖体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由的蛋白质构成,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没有膜包被的细胞器,其功能是按照m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高效精确地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核糖

第 2 页,共 40 页 【答案】吞噬体在溶酶体的作用下水解消化,最终不能被消化的残余部分留在溶酶体内所形是指存在于完成折叠的蛋白质中,是由几段信号肽形成的一个三维结构,该三维结构成为蛋白质分选的信号,被特异的蛋白质进一步识别从而指导蛋白质的转 是指在细胞质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蛋白、细胞支架蛋白或者胞外基质形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连接结构。细胞连接是多细胞生物体相

体按沉降系数分为两类,一类(70S )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另一类(80S )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

(2)核小体

核小体是由DNA 缠绕组蛋白构成的一级染色质结构,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核小体包括200bp 左右的DNA 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两分子的子的组蛋白

7. 剪接子其中和两分子的以及一分稳定核小体,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 相连。

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具有切去的内含子并把外显子连接起来【答案】剪接子是由

的功能的复合体。

8. 内生抱子(芽孢,spore )。

【答案】内生孢子是指当细菌处于不利的环境,或营养缺乏时,细胞内的重要物质,特别是DNA ,集聚在细胞的一端,形成一种含水量较丰富、外被厚壁、具有很强的折光性、不易染色的致密体,保证细菌能在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存活,对不良环境有强抵抗力的休眠体。

二、选择题

9. 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中

A. 内质网胞质面

B. 内质网腔面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和尚尔基体

【答案】B

【解析】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中,连接的糖基化反应一般发生在内质网腔面,而D 连接的糖基化反应则发生在内质网和尚尔基体中。

10.关于蛋白质进入细胞核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靠核定位信号引导,完成引导后被切除

B. 由核孔复合体通过

C. 具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不一定能够到达细胞核

D. 运输时需特殊蛋白帮助

【答案】A

【解析】靠核定位信号引导,完成引导后不被切除。

11.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 )。

A. 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

B. 观察活细胞

第 3 页,共 40 页 连接的糖基化反应一般发生在( )。

C. 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分

D. 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

【答案】D

【解析】A 项,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一一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B 项,观察活细胞一一相差显微镜;C 项,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分一一显微分光光度计以及流式细胞仪等;D 项,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一一扫描电镜。

12.在匀浆和离心的过程中,细胞中破碎的内质网常形成近似球形的囊泡结构,称为( )。

A. 脂质体

B. 微体

C. 微粒体

D. 胞内体

【答案】C

【解析】微体是过氧化物酶体的别称。

13.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的是( )。

A. 线粒体数目减少,核膜皱襞

B. 核明显变化为核固缩,常染色质减少

C. 脂褐素减少,细胞代谢能力下降

D. 原生质减少,细胞形状改变

【答案】C

【解析】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致使细胞脱水收缩,体积变小;

(2)细胞色素颗粒沉积增多,如脂褐素在胞浆中沉积随老年化过程而増加,如肝细胞、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积聚更为明显;

(3)细胞器的衰老变化:

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衰老的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流动性明显减弱,因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

线粒体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而其体积则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高尔基复合体的分泌功能与囊泡运输功能下降;溶酶体酶活性降低;内质网数量减少; (4)细胞核的变化:染色质固化,核膜内折;

(5)化学组成与生化反应的改变:

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下降;

细胞内酶的活性与含量改变等。

第 4 页,共 4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