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需考虑的因素有() 利弊对比。 药物方面因素。 机体方面因素。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药品质量问题。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 缺铁性贫血。 感染性贫血。 血色病。 恶性贫血。 以上都是。
女性,31岁。发现轻度贫血2年,经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3个月无效。平时月经量多,生育2胎,大的4岁,小的2岁,均自己喂奶。无其他疾病史。Hg85g/L,RBC3.15×1012/L,网织红细胞1%,WBC5.3×109/L,PLT204×109/L。尿三胆试验均阴性。大便潜血试验阴性。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阴性。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
女性,45岁,诊断为子宫肌瘤,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后Hb上升至130g/L。为保证机体有足够的储存铁,需继续铁剂治疗。期间需选择下列哪项指标监测体内储存铁的变化() 血清铁。 转铁蛋白。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铁蛋白。 总铁结合力。
下列药品中,如果合用调节血脂药普伐他汀等同类药品,可使其代谢减少或减慢,以致出现肌肉疼痛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红霉素。 异烟肼。 利福平。 西咪替丁。 伊曲康唑。
老年人患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