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631教育学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

【答案】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封闭式问卷包括以下几种问题型式:

(1)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不同意”。

示例:

你是班主任吗?

A. 是

B. 否

(2)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做上记号。

示例:

你比较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限选三项)

A. 新闻类

B. 影视剧类

C. 体育类

D. 广告类

E. 谈话类

F. 歌舞类

G. 少儿类

H. 其他

(3)排序式。

示例:

请将下列行为依其对科学素质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并把排序结果写在左边的括号内。 ( )能坚持观察活动。

( )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 )能动手进行科技制作。

( )能识别迷信与伪科学的谬误。

( )能从自己身边做起,参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

2. 试述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答案】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1)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

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在整个实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实验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一阶段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选择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在概述假设的陈述句中,要清楚地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②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这种指导性理论,启发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对实验研究的方向、范围以及如何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资料作出明确的具体规定。为了使这一理论系统分析更切近客观实际,需要做先期的调查研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以及课题组成员充分的讨论。

③确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

④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⑤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实验的实施阶段

,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

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

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实验中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是认识的相对性的具体表现。分析实验结果时要区分什么是实验应该消除的误差,什么是实验应有的结果。只有同时给出实验误差范围的估计,才能获得具有科学价值的结果。同时,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中取得的成果进行推广,扩大使用范围。

3. 简述教育研究方法演进的主要趋势。

【答案】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

,主要表现为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的构造(1)研究理论化程度提高(强调理性作用)

性、清晰性和概括性提高;理论地研究教育,关注构建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用哲学认识论从多方面分析教育问题。

(2)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主要表现为系统方法、数学方法等综合运用。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主要表现为研究目的以价值导向为根本依据,强调应用价值;研究实施强调大教育观,采取系统结构的观点;研究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组织形式强调科研群体,使个体优势互补,结果评价具有明显价值取向性。

(4)教育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在提高理论化程度的同时,加强了教育实验研究,主要表现为强调教育实验并提高其科学水平;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研究定量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4. 简述教育研究能力都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众所周知,研究者应结合研究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而教育研究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结构,它具体包括以下能力:

(1)定向能力

研究者应具有在大量教育问题中准确地抓住今后有发展前途的两三个研究方向的胆识,不仅能准确判断某个课题该不该做、值不值得做,而且也能把握住自己最突出的兴趣和特长,明确自己能不能做。这种科学的预见,

即人们常说的“远见卓识”。

(2)理论思维能力

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把某个教育现象的本质提炼出来并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同时善于从一个基本思想导出一系列新的见解,善于从理论上思考教育问题。

(3)创造能力

即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研究者要善于借助直觉、联想和想象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富于开拓创新,敢于突破原有理论框架,从新的角度和高度分析研究教育问题。

(4)动手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变革教育现象的物质活动能力。

(5)评价分析能力

即综合力和判断力。包括客观公正地对自己和他人所进行的科研过程、科研成果的评价分析。

(6)组织科研活动的能力

应该看到,组成教育科研能力结构的六种能力,每个人发展的水平是不平衡的,从而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研究风格。有的人可能擅长于教育的理论研究,而有的人则可能在进行教育实验操作性研究方面更具有特长。如何从教育科研能力结构中推论出教育科学研究的风格类型,是一个有待研究的十分有意思的课题。

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了解一些科研知识,掌握一些具体研究方法,只是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从学习教育研究知识到形成科研能力,中间经过了两个转化:一是在初步实践基础上将科研知识转化为教育研究操作技能,二是通过参与实际课题的研究,将科研技能转化为研究能力。

5. 简述科研群体的基本特点。

【答案】科研群体,是指将相同专长或不同专长的人组织成课题组进行科研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

(1)在同一群体中,有共同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课题。

(2)群体内组成几员在知识、技术、能力、专业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质,各有专长。不同知识能力结构,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研究风格,从而形成异质互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