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61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选题

1. 于1933年出版,以前苏联( )为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 巴班斯基

B 赞可夫

C. 凯洛夫

D. 申比寥夫

【答案】C

2. 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 )。

A. 儿童对母亲的爱

B. 儿童对父亲的爱

C. 儿童对全人类的爱

D. 儿童对上帝的爱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理论的考查。该理论认为,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些要素是作为儿童天赋的能力表现在儿童身上的,它们是进行各种教育的依据。要素教育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数目、形状和语言)。按照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儿童对母亲的爱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发展起儿童对父母的爱、儿童对全人类的爱,并最终发展到儿童对上帝的爱。

3. 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该死-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

A. 精细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计划监控策略

【答案】A

【解析】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己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也就是说人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具体的精细加工策略包括:缩写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位置记忆法、首字联

词法、限定词法、关键词法、视觉想像、寻找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背景知识等。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卞要有画线、复习策略等; 编码与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主要有列提纲、系统结构图、网络关系图和列表格等。计划监控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

4.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

A. 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B. 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 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畴,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D. 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

5. 撰写学术论文时, 把论点分为若干层次,论证时逐步展开,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

A. 平列分论式

B. 平列层递式

C. 层递推论式

D. 层递平列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学术论文本论部分结构安排的理解与把握情况。学术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一般有平列分论式,层递推论式和平列层递结合式等类型。平列分论式,即围绕课题的中心论点设立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是垂直关系,分别论证中心论点,而各个分论点之间则呈平列关系; 层递推论式,即把论点分为若干个层次,论证时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直到最后得出结论,文章中各层次之间呈递进关系; 平列层递结合式则是综合上述两种形式的特点来论证。

6. 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制度

C. 文化背景

D 科技水平

【答案】A

7. 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

A. 教育具有社会性

B. 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 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 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答案】A

【解析】教育的社会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特别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旨在培养有独特个性和创造力的个人,并最终使人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就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涂尔干的话表明了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因此,答案选A

8. 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观察类型是( )

A. 全结构式观察

B. 准结构式观察

C. 半结构式观察

D. 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观察方法的特点与应用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结构式观察是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观察者严格地界定研究的问题,依照一定的步骤与项目进行观察,同时采用准确的工具进行记录。结构式观察能获得大量确切和翔实的观察资料,并可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缺乏弹性,也比较费时:非结构式观察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方向,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的观察项目和固定的记录方式,这种方法虽然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不完整。考查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在好几年的考题中都出现过,所以,这道题算是简单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9.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答案】D

10.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 )

A.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 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C.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 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