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702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多选)在滴定分析法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些导致系统误差?( )

A. 试样未充分混匀

B. 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法码未经校正

E. 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

【答案】ADE

2. 微溶化合物的水介质中的溶解度为(

()

A.

B.

C.

D.

【答案】C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适用于提取( )。

A. 能汽化的成分

B. 极性大的成分

C. 极性小的成分

D. 离子型化合物

【答案】C

4. (多选)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答案】CGH

【解析】只有基准物质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第 2 页,共 44 页 )。

)。

5.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正确论述的是( )。

A. 随机误差可以用空白实验消除

B. 随机误差的分布曲线与测定平均值有关

C. 随机误差的大小可以衡量准确度的好坏

D. 样本标准偏差大小随测定次数变化

【答案】B

6. 某一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未见吸收带,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

带,则该化合物最可能是( )。

A. 羧酸

B. 伯胺

C. 醇

D. 醚

【答案】C

7. Na 原子下列光谱线间哪个能发生跃迁?(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电子的跃迁不能在任意两个能级之间进行,而必须遵循一定的“选择定则”,这个定则是:(1)或任意正整数;(2)跃迁只允许在S 项和P 项、

即单重项只能跃迁到单重项,三P 项和S 项或D 项之间、D 项和P 项或F 项之间等;(3)有宽而强的吸收

重项只能跃迁到三重项等;(4

)但当时,的跃迁是禁阻的。

8. 管理就是要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因此必须重视相互关联的过程,以便提高整体的效果和效率。该思想体现在质量管理的( )原则中。

A. 全员参与

B. 过程方法

C. 管理的系统方法

D. 持续改进

【答案】A

9.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己进行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

A. 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B. 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

第 3 页,共 44 页

C. 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D. 缩小读数标尺

【答案】A

【解析】通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因为共振吸收线是最灵敏的分析线,但是在分析较高浓度的试样时,有时宁愿选取灵敏度较低的非共振线,以便得到合适的吸收值来改善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

10.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钙离子时,加入EDTA 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干扰( )。

A. B. C. D.

【答案】A

二、填空题

11.原子吸收光谱常用的火焰原子化技术中,按燃气和助燃气比例不同,火焰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类。

【答案】贫燃性火焰;富燃性火焰;化学当量火焰

12.电位分析是在_____条件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理论上讲,它_____极化现象,搅拌的作用是_____。

【答案】零电流;无;减小电极响应时间

13.

【答案】0.800

14.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浓度不同的

变,只是_____改变了。

【答案】最大吸收峰的位置(或;吸光度 )

15.红外光谱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____和_____。

【答案】红外光的能量等于分子振动能级的能级差;振动时分子或基团的偶级矩有变化

16.对某一分析方法,进行对照试验的目的是为了_____。

【答案】消除系统误差

17.对某标样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了150次测定,已知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N (43.15, 0.232),那么测定结果大于43.59%可能出现的次数为_____。

【答案】4

第 4 页,共 44 页 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____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