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外国语大学850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非自愿失业
,是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但仍得不到工【答案】非自愿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
作。
非自愿失业是凯恩斯对传统失业理论的重要补充,也是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直接研究的对象。凯恩斯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是,当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较之货币工资发生了轻微上涨,而此时愿意按现行的货币工资提供劳动的劳动总供给仍然大于现在实际的就业量,那么就存在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从另一个方面讲,指有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所消除的那种失业。因为总需求的提高必将导致较高的物价和较低的实际工资。
2. 货币乘数
【答案】货币乘数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倍数。如果是活期存款,将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和(D 为活期存款总额,R 为
原始存款,r d 为法定准备率,r e 为超额准备率)。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其中r c 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Cu +D,
,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同时,引入基础货币H (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3. 平衡预算
【答案】预算盈余BS=政府的收入一政府的支出。平衡预算有以下两层含义:
(1)BS=0,即政府的收入完全等于政府的支出,政府完全实现了收支相等。
(2)△BS=0,即政府收支的变动量等于0。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普遍采取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都收支平衡。
年度平衡预算后来演变成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
4.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答案】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充分就朴的预算盈余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的顶算盈余可以大于、小于或者等于实际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以下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
②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二、选择题
5. 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低政府支出会使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
B. 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
C. 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 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
【答案】C
【解析】短期内存在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降低名义货币供给会遏制通货膨胀,但会增加失业和产量水平。短期内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导致产出下降并降低通货膨胀率。
6. 假设某国某年出现严重自然灾害,使当年所有农作物产量锐减,则会出现( )。
A. 总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减少的滞胀现象
B. 总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的经济衰退现象
C. 总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减少的滞胀现象
D. 总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的经济衰退现象
【答案】A
【解析】在严重自然灾害使农作物产量锐减时,会对总供给造成冲击,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一方面使农 产品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使供给减少,从而导致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减少,
经济衰退,出现滞胀,即 经济停止增长和通货膨胀并存。
7. 扩张性则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答案】A
【解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起刺激作用,从而能缓和经济萧条。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或减少税收,因此政府债务将增加。
8. 假设某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进口倾向为0.2,比例税率为0.2,则该经济体的转移支付乘数为( )。
A.3/2
B.10
C.10/7
D.18/7
【答案】C
【解析】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
9.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IS-LM 模型,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期,为刺激需求应该采取的政策是( )。
A. 增加财政支出
B. 增加财政税收
C. 增加货币供给
D.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答案】A
【解析】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状态时,货币政策无效,所以刺激需求应该采取合适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能刺激总需求,带来国民收入增加。增加财政税收,会降低企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导致经济需求萎缩。
10.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
A. 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B. 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
C 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
D. 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答案】A
【解析】厂商对劳动力需求增加说明厂商有扩大生产的需求,而其他情况不变保证了工资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