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925新闻学原理之《转型中的新闻学》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4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记者偏见
【答案】记者偏见,是指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有自己的价值和是非判断。记者的偏见主要表现在:使用一种语句表达形式,而不使用另外一种; 使用一种信源,而不使用另一种信源; 使用一种数据,而不使用另一种数据; 使用一种引语而不使用另一种引语; 在某个人、某个组织、某个国家前面加有特定含义的修饰词等等。
2. 概念型导语
【答案】概念型导语,是指抽象、概括性、概念化的导语。这种导语抽象、不具体,不会太引起读者注意。杜绝概念型导语要用形象的细节、具体感人的事实。避免使用概念性的词语,要从一个活生生的、有名有姓的人开始。坚持一事一报,要注意少一些综述,多一些新闻事实。
3. 新闻观察力
【答案】新闻观察力是指观察新闻和发现新闻的能力,即新闻敏感。细节描写会极大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效果,给读者一种直观性、贴近性和现场感。发现生动的细节、鲜活的直接引语,依靠的是新闻敏感和敏锐的观察力。灵敏的嗅觉,即新闻敏感、灵感和触觉。
4. 埋葬新闻型导语
【答案】埋葬新闻型导语,是指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没有出现在新闻导语中,而是被埋葬在新闻稿件的最后或者深埋在文中的各个段落里。重要的新闻,具体的细节被埋葬在文中不显眼的地方。
5. 新新闻学
【答案】新新闻学是指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新闻故事。这种报道方式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一反新闻界过分依赖新闻来源提供消息的传统,由记者对现场一件事深入观察,并作详尽分析。新新闻学强调的是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在这种新闻报道方式里,洋溢着浓郁的小说化气息和主观性色彩,甚至走着由事实转向虚构的道路。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