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指社会全体成员能够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保护。以下关于公平正义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立法是公平正义的起点,司法是公平正义的终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 相对于实体正义,程序正义居于次要地位,特殊情况下可牺牲程序公平来换取实体公正。
设X服从λ=2的泊松分布,则P(X≤1)约为()。 P(X≤1)=0.135。 P(X≤l)=0.406。 P(X≤l)=0.271。 以上都不对。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礼、法、刑、律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西周时期强调“出礼入刑”,“德主刑辅”,礼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贵族官僚和平民百姓之间的礼刑适用并不平等。 商鞅变法“改法为律”扩充律的内容,废除了“有差等”的“礼”与“刑”的关系,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唐朝时期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法律统治“一准乎礼”,法的强制力加强了礼的束缚作用,使得“礼”优先于“法”,成为了当时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 明朝时期实行‘明刑弼教”,沿袭了“德主刑辅”的思想、,强调角教化的手段来平息社会的动乱,使得百姓知悉刑的威严,实现社会的稳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本质的同源性。 彻底的人民性。 充分的开放性。 实践基础的相同性。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一定进过的点是()。 (0,a)。 (a,b)。 (0,b)。 (0,0)。
一铸件上的缺陷数X服从泊松分布,每铸件上的平均缺陷数是0.5,则:一铸件上仅有一个缺陷的概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