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读卖新闻》
【答案】《读卖新闻》是日本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1874年创刊于东京,创办人子安峻、本野盛享、柴田昌吉,该报初为隔日刊,只发行200份,半年后改为日刊,发行量猛增至一万份,居东京各报发行份数之首。从1886年起,《读卖新闻》开始刷新版面,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主为读者对象,大量刊登文学作品,使该报以“文学报,,的特质身价倍增。1950年起实行股份公司制,国内设有四个分社,国外有三个总局,有早晚刊,在纽约发行卫星版。
2. 公共新闻学
【答案】“公共新闻学”(Pnblio7onmalism )又称为“公民新闻学”(Civio7onmaliem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新闻界,尔后波及西方其他国家。其基本内容为:①对重新树立公共意识的一种期望; ②更长时间的注意力的保持; ③深刻地解析引导我们生活的社会系统的愿望; ④对中间部分的更多关注和少走极端; ⑤有关政治争论的报道应重视内容,而不是技巧; ⑥培养公众思考能力的一种愿望。公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是两个关键词:公共利益和民主。
3. 第三人效果
【答案】第三人效果是指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其假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感受有关,假设“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较大的效果。”另一个部分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这些行动就组成了原本消息的效果—虽然不是很直接的效果。
4. “竖三民”
【答案】“竖三民”是指于右仟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的合称。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5. 沉默的螺旋
【答案】“沉默的螺旋”理论是指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最早是由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1980年以德
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几个要点: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6. 手抄新闻
【答案】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起,是古代社会书信新闻的继续。14-15世纪,威尼斯几乎垄断了和近东的贸易,成为各国注目的中心,促使威尼斯逐步产生出一批以专门代客打听、供应新闻来谋生的人。这批人自己去收集新闻,自己抄写,自己发行。这些新闻大多是手抄的,俗称手抄新闻。它是公开发行的,集编、写、发行于一人。
二、简答题
7. 简述信息的特点。
【答案】在新闻学里,信息这一概念是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因此,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这是信息最基本的特点。除此之外,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
(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这是信息和物质的显著区别。单一的物质无法共享和同时占有。我给你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苹果,我们两人各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你给我一条信息,我给你一条信息,我们两个各拥有两条信息。信息的共享性使信息得以传播。
(2)扩缩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这一特点决定信息开发的多层次性。任何一个新闻题材,可以写成简讯、短消息、短通讯、长通讯乃至几万字的报告文学。这都取决于信息传播者的愿望和需要。因此,新闻体裁和篇幅并不是由新闻内容决定的,而是依据新闻报道者所需要达到的信息层次决定的。
(3)组合性。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来。对信息进行组合的能力,反映出每一位记者的水平。只有真实地反映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的联系,才能揭示出新闻背后的新闻。一条信息和其他什么信息组合起来,是揭示新闻背后新闻的关键所在。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当然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但还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认识。信息像一面多棱镜,从不同侧面可以看出不同的色彩,得到不同的认识。
(5)相对性。信息的相对性是和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这一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熟悉受众的需要。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受众; 不同的受众对信息有各种特殊的需要。尤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受众细分为各种群体,小群化趋势日渐明晰,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更
趋多样。
8. 简述以印刷文字作为媒介的报纸的主要长处。
【答案】报纸的主要长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记录性好,便于读者反复阅读,深入研究,并可作为资料长期保存。
(2)选择性强,便于读者自由安排时间、自由挑选内容来读。
(3)材料运用自如,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纵横数万里,上下数千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的描绘到本质的揭示,从人的外表到人的内心活动,都可以跃然纸上。
最早的新闻媒体是报纸,这是由当时生产力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所决定的。报纸比起广播、电视来,物质要求较低。但和广播、电视相比,报纸工作程序多而繁杂,故而新闻时效性差; 阅读报纸受文化水平限制,群众基础不及电视、广播广泛; 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真切、逼真,有感染力。
9. 简述新传播革命带来传播主导权争夺的主要表现。
【答案】新传播革命带来传播主导权争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传播革命打破了国家对传播渠道的垄断,赋予社会前所未有的传播资源,从而产生了社会与政府争夺传播卞导权的斗争。这里的社会,指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也包括每个公民。
(1)议程设置
过去,政府以其权威,决定信息发布的时机、场合、内容,从而设置国内公众的主要议程。现在,中国各级政府仍旧拥有巨大的信息优势,但公众凭借其人多势众,通过微博、博客等多种渠道随时随地把各种消息发布到网上,其中有不少引发热议。目前网上引发舆论热潮的各类事件,60%以上最早都由网民提供信息。这些信息都为公众设置议程。
(2)解读信息
事实只有一个,解读却有多种,不同解读,可以决定一个事件的意义、性质,影响事件的走向。
(3)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包括舆论指向、舆情力度,在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问展开博弈。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问争夺传播主导权的博弈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自发的。在这场博弈中,有两种社会力量值得关注。
①新意见领袖
新意见领袖相对于旧意见领袖而言,是一个新群体,其力量源自其背后数以万计的忠实粉丝群。忠实粉丝群赋予新意见领袖强大的社会动员力。他们引领新的消费浪潮,倡导公益活动。最让新意见领袖群大显身手的领域是网络舆论,新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引发、引导、引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
②各种社会思潮
作为自由表达的空间,互联网让各种思潮有了公开显示的场所,像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