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60美术史论[专业硕士]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60美术史论[专业硕士]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60美术史论[专业硕士]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15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60美术史论[专业硕士]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26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60美术史论[专业硕士]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39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60美术史论[专业硕士]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53

一、名词解释

1. 数字艺术

【答案】数字艺术,又称“数字化的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其作品一般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使用数字技术手段。数字艺术包括:①交互媒体设计,是指以互动媒体为载体的设计。例如以万维网为载体的网页设计、网络游戏设计,以手机为载体的彩信设计、WAP 设计、手机游戏设计等; ②数字影像艺术,包括数字动画、DV 电影、数字影视广告和片头等; ③虚拟现实设计,是指数字博物馆、数字商城这一类虚拟空间设计:④新媒体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和材料的纯艺术形式,它与传统美术、雕塑相对应。

2. 主观精神说

【答案】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或“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将其推向极端,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艺术的本质特征。

3. 品位

【答案】品位是指作品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层次。不同品位的形成是艺术家从不同的艺术观念出发把握生活的结果,艺术家对待世界的小同态度、对艺术的不同追求、对审美趣味的特定偏好,由此也就形成了小同品位的艺术作品。如中国古代画论中分出的神、妙、能、逸等品评级别。

4. 古典主义

【答案】古典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创作方法。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妥协产物。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有:①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古典主义强调复古,号召“摹仿自然”,自然不是指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主要描述对象是人性; ②崇尚理性与理智、排斥感情,讲求共性与规则,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体的个性,强调克制自我的感情和欲望,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君主专制的利益服务; ③结构严谨。例如按照“三一律”创作剧本,即故事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情节一致(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时间一致(限于一昼夜之内); ④采用诗的语言,即把文

体和语言分为雅俗两种,粗词俗字不能出现在悲剧中; ⑤古典主义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烦琐、枝蔓、含糊、晦涩。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

5. 意境

【答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艺术中,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整体达到情与景高度融会、艺术家自我与客观物象实现深刻交流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在长期的美学探讨的基础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意境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意境首先是“情景交融”,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意境不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6. 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等。

7. 艺术管理

【答案】艺术管理是五种传统管理的应用——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和控制。艺术管理有助于表演和视觉艺术作品,并把艺术家的作品展示给观众。从理论上讲,主要有几个途径,首先是目标管理、行政手段、法制管理。

8. 主题

【答案】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主体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从中生发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也就是作者对题材不断认识理解,所提炼出的明确的思想。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所以被称为是作品的“灵魂”、“统帅”。艺术作品的主题可以是政治性的、哲学性的、伦理性的、宗教性的、生活情趣的、自然之美等性质的。

二、填空题

9. 用直线将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

谢赫 《文赋》

孙过庭 《艺术的起源》

格罗塞 《古画品录》

康德 《判断力批判》

陆机 《书谱》

【答案】作者与作品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10.克里木特是19世纪未_____画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分离

【解析】克里木特,奥地利画家,他早年的画风承习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创立“分离派”后,开始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锢、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扩、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其主要壁画和绘画作品有《音乐》、《哲学》、《贝多芬》等。

11.所谓“海派三任”是指画家_____。

【答案】任熊:任薰:任颐。

【解析】“海派三任”是对任熊、任薰、任颐三位画家的统称。任熊,字谓长,一字湘浦,号小舍,清代晚期著名画家,以卖画为生,尤精人物画,其笔法凝重遒劲,形象夸张,自成一家,代表作有《范湖草堂图卷》。任薰(1935~1893),字阜长,任熊的弟弟,人物、花鸟兼擅,曾参与设计苏州著名园林——怡园,展现了其绘画以外的才能。任颐(18401~895)擅画人物、花卉、翎毛、山水,尤工肖像,被誉为“曾波臣后第一手”。“海上二任”的崛起,一改清代人物画的颓废,标志着清代人物画融古创新的成功。他们所倡导的市民化、世俗化、职业化倾向改变了传统中国画的内涵,为传统中国画增添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12.五代画家荆浩所著《_____》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重要著述。

【答案】笔法记

【解析】《笔法记》,又名《山水受笔法》、《画山水录》,是五代荆浩所撰的一部山水画论。《笔法记》诞生于山水画渐趋成熟的时代,它在总结前人及作者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继往开来,构建出山水画论的体系,其中,“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是《笔法记》的理论核心,也是对唐代山水画创作经验的全面总结。《笔法记》是荆浩苦心钻研的理论结晶,对后世山水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3.“入睡的维纳斯”是威尼斯画家_____的作品。

【答案】乔尔乔内

【解析】《入睡的维纳斯》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一幅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