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题库>心血管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发病后()

A . 6~12小时达高峰
B . 13~15小时达高峰
C . 16~24小时达高峰
D . 25~35小时达高峰
E . 36~48小时达高峰

纤维粉尘是指纵横径之比() >10:1。 >5:1。 >3:1。 <3:1。 >2:1。 以下哪项不符合红皮病的诊断:() 全身皮肤潮红、肿胀、脱屑。 全身皮肤暗红浸润,有细小糠秕状脱屑。 全身皮肤覆盖铠甲状鳞屑。 毛发脱落、指(趾)甲营养不良改变。 皮肤严重瘙痒和淋巴结肿大。 下列哪种物质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记物()。 FDP。 TF。 TFPI。 vWF。 D-二聚体。 脑转移瘤的常见CT表现不包括()。 多发。 瘤周水肿显著。 出血、坏死。 不同形式的强化并存。 钙化。 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正确的是() 患病的孕妇均生下血小板减少的婴儿。 将ITP患者血清输给正常人会导致ITP。 ITP患者肝脏中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 ITP患者的血小板存活期减少。 ITP患者骨髓巨细胞减少。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发病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起病后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升高的程度能准确反映出梗死的范围。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