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医学(医学高级)题库>X线题库

问题:

[单选]

女,3岁,身体发育异常,如图所示,最可能的诊断为()

A . 成骨不全
B . 粘多糖病
C . 软骨发育不全
D . 佝偻病
E . 侏儒症

男,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属于上述发病机制的溶血性贫血是()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G6PD缺乏症。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PNH。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各观察值同加上一个不为0的常数时()。 均数不变。 标准差不变。 变异系数不变。 中位数不变。 四分位数不变。 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有() 可发生于局部或全身。 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快,消退快。 通常引起功能性紊乱。 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具有遗传背景。 男,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如果本例诊断为上题中的疾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自身溶血试验溶血>5%,加ATP不能减轻溶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示脆性增加,红细胞寿命缩短。 可分为水肿细胞型,干细胞型和其它型。 病变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突变,是一种克隆病。 在Ⅱ型超敏反应中,组织损伤的机制是() 细胞毒性抗体直接引起靶细胞溶解。 组胺的释放在早期起重要作用。 通过调理吞噬靶细胞。 补体活化导致细胞或组织损伤。 通过ADCC作用破坏靶细胞。

女,3岁,身体发育异常,如图所示,最可能的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