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78教育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师专业化
【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教育行政机关
【答案】教育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国家机关。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现为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中,省一级为各地教育厅(局或教育委员会),地县两级为教育局(教育委员会)。无论哪一级教育行政机关,都必须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充分、及时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管理其权限范围内的教育事业。
3.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答案】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来自学生的成本,另一个是来自非学生方面的成本。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教育成本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的状况,而形成了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了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4. 教师聘任制度
【答案】教师聘任制度是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制度。其特点是任职条件因需要而定,聘任双方均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双向选择,地位平等,任职期限固定,任务与酬金明确,聘任期满后根据本人表现、工作能力、单位工作岗位需要,决定去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基本内容包括:①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和科研上作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师职务岗位,并规定其明确的职责:②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各级教师
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 ③由学校校长在具有相应教师任职资格的教师中择优聘任; ④学校和教师双方遵循地位平等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幼教师职务有一定的任期,教师在任职期间,领取相应的职务工资。
5. 文化
【答案】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用来表达一定历史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也用来说明具体社会、部落、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特点。狭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文化是个有机系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其基础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制度文化体现为一定社会的机构和制度,联结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文化是社会现象,具有历史连续性。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还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6. 全面质量管理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部因素的管理; ②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工作全过程的管理; ③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④尽量做到一切用数据说话,重视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按客观规律办事。
7. 学校组织
【答案】学校组织是旨在达成教育目标的社会单位。它包含目标、结构、教学及行政措施三部分。目标包括内在(为实现教育口的而制定)和外在(为配合社区发展或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而制定)两种。结构是为配合实现目标而建立,典型的学校组织机构包括教务、训导及总务。教学及行政措施根据口标,在结构中推行。传统学校组织口标明确、结构稳定、教学及行政措施有限; 现代学校组织目标增加,结构易变,教学及行政措施纷繁。现代学校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组织结构失调,即目标与结构的差距影响目标的达成,未能满足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未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未来导向功能,常表现为学生行为问题; ②学校内外目标的整合问题,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为内外目标的性质与内容是否一致,二为学校工作人员问题; ③教师角色与权威问题。
二、简答题
8. 什么是学校工作质量? 从现代教育思想的角度看它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答案】学校工作质量是指学校工作过程和结果满足使用的要求时所具有的特性。对学校工作质量的构成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区分:
(1)从内容角度区分
①业务工作质量,包含教学工作质量、德育工作质量、体育卫生工作质量、后勤工作质量,前三项内容统称为教育质量。
②管理工作质量,是指对各项工作进行管理的活动的质量,它是对教育质量的保障。
(2)从过程角度区分
①标准质量,又称设计质量,它是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质量标准进行构想的质量。
②过程质量,是将标准转化为成果的行为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各项工作的各个活动环节符合要求的程度。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下,高质量的活动是高质量成果的保障,同时它也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条件。
③成果质量,即各项工作产品的质量,它是对标准和过程质量进行管理的目的所在,离开它质量管理就失去了根本意义。
9. 简述选取合适的教育预测方法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答案】教育预测是指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前景作出推测的活动。选取合适的教育预测方法是预测成败的关键环节。不同的预测方法各有特点,它们对未来教育发展预测的效果都不尽相同。在选取预测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相关因素:
(1)教育预测的任务和目的;
(2)各教育预测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3)教育预测人员的水平;
(4)教育预测所需时间、资料、财力的状祝。
一般来说,逻辑判断预测方法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少,因而,其预测结论也就不够精确。数学模型预测方法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因此,所得的结论也相对比较精确。但小能认为选择的预测方法越复杂越好,而应该根据实用标准来选择。
10.有哪几种基木的组织理论,其内容要点是什么?
【答案】(1)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又称经典组织理论,它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这一理论体系最初的理论表述出现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一论著里。后来马克斯·韦伯在研究商业、政治和宗教组织的基础上,写出《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提出了完全按照理性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高效率的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建立专业分工,把组织的全部活动划分为若干基本作业,作为公务分给组织成员。专业化的分工可以使工作规范化,提高效率。
②形成等级化的指挥系统。各种公职和职务都按照职权组织起来,每一职位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③理性地进行人事行政,人员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规定每一职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范围,根据个人所具备的技术资格进行任命,通过考试来进行,所任用的人员要进行专业训练。
④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人格化,以埋性为准则,决策只受规章左右,不受个人情感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