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航空公司被认为是“价格歧视之土”,主要原因是班机座位过期就永远无法售出,因而航空公司有极强的动机实施差别定价以尽可能售出更多的座位。假定某航空公司的目标顾客有商务乘客和休闲旅行乘客两类,试述该航空公司有效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及均衡的定价方法。
【答案】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航空公司对不同的顾客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属于三级价格歧视。
(1)航空公司有效实施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
①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垄断势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市场价格。
②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③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2)航空公司实施价格歧视的均衡定价方法
航空公司实施价格歧视的均衡定价方法为来自不同乘客群体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等,且该边际收益与航空公司的边际成本相等,即MC=MRS=MRZ。
在民航客票定价中,航空公司将潜在的乘机者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因公出差人员、私企公司高级职员等。他们对乘机时间要求较高,对票价不计较。因此,对他们可收取相对高的票价,而在时间上给予优惠待遇,允许他们提前一天订票。另一类是收入较低的旅行人员、淡季出游者等。这部分人群对时间要求不高,但在乎票价。对于他们,在票价上可相对较低,而在时间上要求对航空公司有利。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民航的闲置客运能力,增加公司收益。若不进行市场分割,实行单一的较高票价,就会把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推出客运市场,公司的闲置客运能力便不能产生效益,这对公司是不利的。因此,只有使得航空公司来自两种乘客群体的边际收益相等,且使得航空公司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才能使得航空公司获得利润最大化。故均衡定价条件是,来自商务乘客和休闲旅行乘客的边际收益相等。
2. 假如一个经济原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 的市场供给S X 增加,那么: (l )在商品X 的市场上,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答案】(1)如果商品X 的市场供给S X 增加,则其价格P X 下降,需求量Q X 增加。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商品X 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会对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产生影响。由于商品x 的价格下降, 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
(2)在商品市场中的上述变化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商品X 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进而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 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及数量的上升。同时,它又导致商品X 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进而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 的替代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下降。这些变化被替代品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削弱。
(3)由于以上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 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商品X 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包括商品X 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这样,所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到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又一次达到一般均衡状态。
3.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答案】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
(2)当E d <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
(3)当E d =1时,总收益和价格的变动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
4. 请简要说明伯特兰模型中价格博弈均衡的纳什均衡解,并说明什么是伯特兰悖论?
【答案】设市场上只有两家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即成本函数完全一样:生产的边际成本=单位成本=c,固定成本为零)。市场需求为,从而企业1的利润函数为:
即企业1的定价若高于企业2,则企业1会失去整个市场; 若企业1的定价低于企业2,会得到整个市场; 定价相同时,两者平分市场(
家企业总有动力去降价,
直到
其次,在时,每家企业获得
,而另一家企业
时,去增加利润,因为若所以,当另一家企业选择
出现,i=1, 2否则利润为负,都不会生产)。 就会有亏损。 的利润,即零利润。它们不可能通过改变价格i 会失去整个市场; 若时,,则企业会亏损。实质上己使各家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了。同理,不可能首先,若两家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因为定价低会拥有整个市场而定价高会丧失整个市场,所以每为止。若的情况。由以上证明过程可知,选择价格的策略是一个纳什均衡。
根据伯特兰均衡可知,只要市场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则没有一个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获取垄断利润。但事实是,市场上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并没有使均衡价格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而是高于边际成本,企业仍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
伯特兰悖论。
二、论述题
5. 论述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
【答案】(1)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①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与短期小同,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从而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