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A .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 .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 .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 .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古代人与夏天的斗争》:“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2014年的3780年间,中原地区每3年5个月就有一次较大水灾,每3年4个月就有一次严重旱灾。”这些自然气候现象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 B.灌溉工具创新不断。 C.水排成为汉代抗旱利器。 D.重视农耕经验、技术的总结。 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肾脏损害,不正确的是() 常见明显的低钙血症。 轻链蛋白尿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最初表现。 非轻链蛋白尿提示淀粉样物质在肾小球内沉积。 本周蛋白可引起进行性肾衰。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与高黏滞综合征及高、尿酸血症有关。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