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12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重载( )。
A. 实现多态性的方法之一
B. 重命名
C. 更改其名字
D. 解决多继承带来的命名冲突问题的方法之一
【答案】D
【解析】重载是可使函数、运算符等处理不同类型数据或接受不同个数的参数的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多继承带来的命名冲突问题。
2. 结构化分析(SA )方法将欲开发的软件系统分解为若干基本加工,并对加工进行说明,下述是常用的说明工具,其中便于对加工出现的组合条件的说明工具是( )。
①结构化语言
②判定树
③判定表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结构化语言可以用来描述逻辑判断,如
求分析中出现的条件组合的。
3. 在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时应该遵循的最主要的原理是( )。
A. 抽象
B. 模块化
C. 模块独立
D. 信息隐藏
【答案】C
第 2 页,共 47 页 等,但用它来描述加工中出现的组合条件显得有点勉强,而判定表和判定树是专门用来描述在软件需
【解析】模块独立性是模块化、抽象和信息隐蔽的直接产物。是进行模块结构化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4.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
A. 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 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 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 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答案】D
【解析】软件测试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因此,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在测试过程中应该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进行测试。
5. 面向对象分析是对系统进行( )的一种方法。
A. 需求建模
B. 程序设计
C. 设计评审
D. 测试验收
【答案】A
【解析】面向对象分析就是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即对系统进行需求建模的过 程,它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分析陈述用户需求的文件;②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抽象出目标系统的本质属性;③用模型准确地表示。
6. 在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
B. 控制、联系、对象
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联系
【答案】C
【解析】E-R 图也称实体-联系图
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7.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
A. 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 顺序、选择和重复
C. 递归、迭代和回溯
第 3 页,共 47 页 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
D. 调用、返回和转移
【答案】B
【解析】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选择(分支)、重复(循环),所有控制结构都
能用这三种结构表示。子程序只是程序设计一种方法,递归则是一种算法,都算不上是控制结构。
8. 软件生存周期的( )工作和软件可维护性有密切的关系。
A. 编码阶段
B. 设计阶段
C. 测试阶段
D. 每个阶段
【答案】D
【解析】软件维护从软件发布开始,贯穿于软件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因此,软件的可维护性与软件生存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有密切关系。
9. Putnam 成本估算经验模型是( )。
A. 模块性成本模型
B. 结构性成本模型
C. 动态单变量模型
D. 动态多变量模型
【答案】D
【解析】Putnam 模型是1978年Putnam 提出的模型,是一种动态多变量模型。它假定在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存期中工作量有特定的分布。
10.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全局和局部
B. 抽象和具体
C. 总体和层次
D. 功能和结构
【答案】A
【解析】软件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其中总体设计属于全局性的设计,详细设计属于局部性的设计,是概要设计的完善。
二、填空题
11.在分析需求阶段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问题识别、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析与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编写文档
第 4 页,共 4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