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培养单位武汉植物园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孢子体。
【答案】孢子体是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的、具有二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
2. 次生生长。
【答案】次生生长是指在植物体初生生长结束后,发生了次生分生组织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其分裂、分化形成各种成熟组织的生长过程。次生生长的结果是使根茎等器官加粗。
3. 自然保护区。
【答案】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些区域称为自然保护区。
4. 生物膜。
【答案】生物膜是指细胞膜及细胞的内膜系统。厚7〜8nm ,具有选择透性。
5. 人为因素。
【答案】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
6. Plasmid
【答案】质粒,是指一些细菌中独立存在于染色体之外的,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双链环状DNA 分子。
7. 原初电子受体。
【答案】原初电子受体是指直接接收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传来电子的电子传递体。PSI 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叶绿素分子,
8. 孢子植物。 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去镁叶绿素分子。
【答案】孢子植物是指生活史中不形成种子,主要利用孢子进行繁殖的楦物。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等。
二、填空题
9. 英国军医Ross 用麻雀来研究疟疾的病原体就是一种_____模型试验;模型研究可用于研究时间上极为遥远的事件,如1953年
,
【答案】动物;生命化学进化
10.在个体发育中,细胞从全能→_____→_____是细胞分化的普遍规律。
【答案】多能;单能
11.调控糖酵解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解析】糖酵解是葡萄糖氧化的第一步,其最终产物是丙酮酸,反应在细胞质中发生。反应分为两个阶段(9个反应):第一阶段(前4个反应)是将葡萄糖转变为2分子3-磷酸甘油醛,消耗2个ATP ; 第二阶段(后5个反应)是将2分子3-磷酸甘油醛转化形成2分子丙酮酸,第二阶段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共生成4分子ATP 。其中有三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葡萄糖经己糖激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经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生成丙酮酸。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这三个酶调节着糖酵解进行的速度,被称为关键酶。
12.死亡率是一种群在单位时间内_____占_____原比率。
【答案】死亡的个体数;种群数量
13.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可划分为三大功能类群,即生产者、_____和_____。
【答案】消费者;分解者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三部分组成。生产者借助于光合作用生产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消费者是指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消费者也包括杂食动物和寄生生物。分解者最终可把生物死亡后的残体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吸收和利用。细菌和真菌是最主要的分解者。
14.鼻腔的原始功能是_____,次生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嗅觉;呼吸通道,加温空气,湿润空气,过滤空气
15.病原体经过处理,致病性_____, 此过程称之为_____。
【答案】减弱;弱化
在芝加哥大学进行的关于_____的实验。
16.动物组织是由形态功能类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多细胞的基本结构单位。分为_____、_____、_____和神经组织4种。
【答案】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解析】动物组织是在胚胎期由原始的内、中、外三个胚胎层分化而来的,根据其起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共同特性,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17.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化合物。已知有七类:包括_____、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_____、_____、寡糖素和油菜固醇内酯。
【答案】脱落酸;乙烯;赤霉素
【解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化合物,已知有七类:脱落酸、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赤霉素、寡糖素和油菜固醇内酯。
18.细胞凋亡是_____细胞死亡。细胞凋亡是受_____控制的。
【答案】生理性或程序性;基因
三、简答题
19.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细胞质的分裂有何不同?
【答案】(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在两极中间形成一个由肌动蛋白微丝和肌球蛋白构成的环带,微丝收缩使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将细胞横缢成两个子细胞。
(2)植物细胞在赤道面的中央微管密集形成成膜体,含多糖的小泡在成膜体处彼此融合形成细胞板,细胞板不断向外延伸,达原来的细胞壁,将细胞分割成两个子细胞。
20.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不同?减数分裂发生在什么时间?对自然选择有何作用?
【答案】(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是:有丝分裂中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得到两个与母代染色体倍数相等的子代细胞;减数分裂中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子代细胞的染色体倍数减半。减数分裂I 的间期DNA 不仅在S 期合成,而且也在前期I 的偶线期和粗线期合成一小部分。减数分裂的前期I 长,特有染色体配对;同源重组现象。减数分裂I 的中期染色体的分离方式是形成二价体,并联合定向。减数分裂II 的间期没有DNA 的复制,减数分裂II 的间期很短甚至没有。
(2)减数分裂发生时间:减数分裂可依据其在生活史中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始端减数分裂,中间减数分裂和终端减数分裂3种类型。终端减数分裂发生在二倍体生物个体成熟之后,始端减数分裂发生在二倍体合子产生后,中间减数分裂发生在二倍体孢子世代。
(3)作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对于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配子中的基因组合变化无穷,从而带来生物个体间的更多的变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