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行政管理模式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种活动,它可分为"无限"型、"两合"型、"有限"型三种。行政管理模式是一个静态的发展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政府选取了"无限"型行政管理模式,这是一种相对僵化、封闭的管理系统,面对日新月异的行政环境,我国政府也曾积极努力调适其生存状态,但是,最终效果却并不理想,研究这段时期我国政府行政过程及其有关情况将为行政管理模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被称之为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动态性的"两合"行政管理模式组建。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完善"两合"行政管理模式的某些措施可能会为理论滞后而搁浅,甚至流产,研究其形成和发展将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持,然而,国内理论界多倾向于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对行政管理模式的研究却较少,本文试图在此方面有所突破。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文分三个部分对政府组织机构、行政人事制度、行政调节机制和行政层次结构等四个起关键作用的概念范畴作了深入的阐述。 第一部分是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的沿革。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逐渐建立了"无限"型行政管理模式,它是与建国初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一种管理模式,然而,运动是绝对的,行政管理模式需要进行自我调适,在其自我调适过程中,我国进入"两合"行政管理模式时期。 第二部分是两种行政管理模式之比较。两种行政管理模式都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在实践中表现出共性和差异性。本文从行政首长权力拓展、价值取向、行政层次结构等三个角度探讨了其共性;差异性则从理论基础、党政关系、行政系统内外交流程度、行政依据、社会发展结果等五个方面加以研究。 第三部分是我国行政管理模式发展的基本取向及其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行政管理模式过渡性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基本取向,并且指出,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我国政府将面临着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实现顺利转轨,我国必须解决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