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67细胞生物学(生)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期细胞 【答案】期细胞又称休眠细胞,
是指一类可长期停留在早期而不越过R 点,处于增殖静止状态的细胞。它们可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RNA 和蛋白质,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分化,这类细胞并未丧失增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其增殖状态,但需要经过较长的恢复时间。如:肝、肾的实质细胞、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都属于
2. 内含信号序列。
【答案】内含信号序列又称内含信号肽期这类细胞。 是膜蛋白中特有的,它不位于
识N 端,但具信号序列的作用,故称为内含信号序列。它可作为蛋白质共翻译转移的信号被
序列转运。内含信号序列是不可切除的信号序列,而且是疏水性的。
3. 残质体 别,同时它也是起始转移信号,可插入蛋白质转运通道,并与通道中的受体结合,引导其后的肽
【答案】吞噬体在溶酶体的作用下水解消化,最终不能被消化的残余部分留在溶酶体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4. 癌基因VS 肿瘤抑制因子
【答案】(1)癌基因
癌基因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正常基因,其突变能引起正常细胞癌变。癌基因可分为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两大类。病毒癌基因是指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里带有可使受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细胞癌基因即原癌基因,是指在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起主要调控作用的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
(2)肿瘤抑制因子
肿瘤抑制因子又称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它编码的蛋白在细胞周期的检验点上起阻遏周期进程的作用。抑癌基因有两个拷贝,其中一个拷贝正常,可保证正常的调控作用,两个拷贝都丢失或失活,才能引起细胞增殖的失控。
抑癌基因与癌基因之间的区别:癌基因的突变性质为显性,抑癌基因的突变性质为隐性。
5. 胞质体
【答案】胞质体是指除去细胞核后由膜包裹的无核细胞。
6. 同源异型基因
长
【答案】同源异型基因是指存在于多种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在体节发育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这些基因都含有一个称为同源框的
的
因的表达。
7. 剪接增强子
【答案】剪接増强子序列,编码的同源异型结构域形成的螺旋-转角螺旋结构作为反式作用因子启动特定基 是指位于那些保留与否受到调节的外显子内的特殊序列,其功能是结合特殊的蛋白质,决定弱剪接位点的识别和使用。
8. 亡复合体
【答案】凋亡复合体量为胞凋亡。
细胞质中是指凋亡分子与细胞色素c 形成的复合体,相对分子
的前体被募集到复合体上并发生自动切割活化,引起细
二、选择题
9. 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的是( )。
A. 线粒体数目减少,核膜皱襞
B. 核明显变化为核固缩,常染色质减少
C. 脂褐素减少,细胞代谢能力下降
D. 原生质减少,细胞形状改变
【答案】C
【解析】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致使细胞脱水收缩,体积变小;
(2)细胞色素颗粒沉积增多,如脂褐素在胞浆中沉积随老年化过程而増加,如肝细胞、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积聚更为明显;
(3)细胞器的衰老变化:
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衰老的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流动性明显减弱,因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
线粒体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而其体积则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高尔基复合体的分泌功能与囊泡运输功能下降;溶酶体酶活性降低;内质网数量减少; (4)细胞核的变化:染色质固化,核膜内折;
(5)化学组成与生化反应的改变:
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下降;
细胞内酶的活性与含量改变等。
10.下列不属于细胞系的特点的是( )。
A. 无限分裂
B. 染色体数维持正常水平
C. 染色体出现畸变
D. 失去接触抑制
【答案】B
【解析】一般当细胞株传至50代后又不能再传下去。如有部分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并带有癌细胞的特点,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细胞系细胞的根本特点是染色体明显改变,一般呈亚二倍体或非整倍体,失去接触抑制的细胞,容易传代培养。
11.下列连接方式中,除( )外,都具有通讯作用。
A. 桥粒连接
B. 间隙连接
C. 胞间连丝
D. 化学突触
【答案】A
【解析】通讯连接主要包括间隙连接神经细胞间的化学突触和 植物细胞中的胞间连丝
12.(多选)以下哪些可作为细胞主动运输的直接能量来源?( )。
A. 离子梯度B.NADH C.A TP D. 光
【答案】ACD
【解析】偶联转运蛋白介导的主动运输以电化学梯度作为直接能量来源;以A TP 驱动泵介导的主动运输以A TP 为直接能量来源;光驱动泵介导的主动运输主要在细菌细胞中发现,其主动运输与光输入偶联。
13.细胞内铁的运输是通过( )。
A. 通道蛋白
B. 吞饮作用
C.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D. 自由扩散
【答案】C
【解析】鸟类卵细胞摄取卵黄蛋白,肝细胞摄入转铁蛋白,某些激素如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巨噬细胞通过表面受体对免疫球蛋白及其复合物等的识别和摄入,以及铁的摄取都是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