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2006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北京工业大学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04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

一、解释下列概念(50分,每小题5分)

1.均衡价格 2.替代品

3.需求的收入弹性 4.经济成本

5.规模收益递增 6.充分就业

7.市场结构 8.总支出曲线

9.菲利浦斯曲线 l0.供求规律

二、简答题(40分,每小题8分)

1.市场经济如何提供激励?

2.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是什么?

3.市场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4.货币政策工具都有哪些?

5.GDP 与GNP 有何异同?

三、计算与证明题(20分,每小题10分)

1.证明垄断价格与竞争价格的关系。

2、假设某国A 的消费C 与可支配收入Yd 呈线性关系:C=a+mYd,t 为税率,MPI 为边际进口倾向,投资I 、出口X 、政府支出G 分别是固定常数。

(1)试推导乘数和均衡产出公式。

(2)若C=1.8+0.7Yd,投资、出口、政府支出分别是1.5、0.8、0.5个单位,税率和边际进口倾向分别为0.1和0.1,乘数和均衡产出各是多少?

四、论述题(40分,每小题20分)

1.哪些因素决定一家厂商是否进入和退出某一竞争性市场?

2.经济中决定增长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北京工业大学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04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

一、解释下列概念(50分,每小题5分)

1.均衡价格:是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惟一能持久的价格,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不会有价格波动的倾向。任何背离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都会在竞争的作用下,最终回到均衡价格水平。竞争的均衡必定处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处。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么,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一部分生产者就会因商品卖不出去而被迫降价,从而市场价格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一部分消费者因购买不到所需求的商品而愿意出高价,结果市场价格提高。因此,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2.替代品:指在效用上可以相互代替,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例如牛肉和羊肉、圆珠笔和钢笔、煤和石油等都属于替代商品。两种商品如果有替代关系,当其中一种